一些不想死的軍士,選擇了跪地投降,居然沒有被斬殺,於是更多的步卒跪在地上投降。
李自成當然不會殺這些投降的軍士,他很清楚,官軍的戰鬥力是強於義軍的,將這些投降的軍士納入到義軍隊伍之中,能夠極大的增強義軍的戰鬥力。
顧君恩迅速指揮部分的義軍,收攏這些投降的官軍,集中到一個地方,讓李自成能夠安心率領大軍追殺更多的官軍。
巳時,戰場上逐漸安靜下來了,四周幾乎看不到什麼廝殺了。
李自成停止了追擊,騎在馬背上看著戰場上的一切。
大量投降的官軍被集中到一起,一些義軍軍士在顧君恩的安排之下,已經開始打掃戰場了,地上凝固的暗黑色的血漬無數,到處都是正在被收拾的屍首。
前方追殺的義軍軍士也陸續返回,他們向李自成稟報,少部分逃離的官軍,已經前往高陽縣城的方向,估計已經進入到縣城之內了。
李自成暫時沒有說話,他的臉色是舒展的。
戰鬥如此之快的結束,是他壓根沒有想到的,本來以為又是一整天慘烈的廝殺,誰知道不到午時,戰鬥就基本結束了,至於說逃到高陽縣城的官軍,已經不值得一提了。
進入高陽縣城,楊嗣昌的臉色蒼白,好長時間都沒有開口說話。
高縣知縣和諸多的官吏站在楊嗣昌的麵前,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們一樣是膽戰心驚,一旦流寇大軍撲過來,他們也是無法對抗的。
楊嗣昌沒有開口,揮揮手示意所有人都離開屋子,他需要一個人靜靜。
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慘敗,這場慘敗意味著什麼,楊嗣昌非常的清楚,且不說京城,至少保定府城是無法保全了,而保定府城被近八萬的軍士,也陷入到絕望的境地。
為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什麼,楊嗣昌不明白,他也不想思考這些事情了。
他楊嗣昌失敗了,徹底的失敗了,這一敗讓他沒有了絲毫翻盤的機會,這個時候可以迅速回到京城去,不過回去有什麼意義,如何麵對皇上,如何麵對朝廷,真定、河間、保定、大名等地方的十五萬大軍,幾個月之前還是意氣風發的,現如今都要煙消雲散了,一旦這十五萬大軍徹底潰敗了,皇上和朝廷還有什麼依靠,難不成抽調山海關等地的軍隊嗎,那樣就意味著後金韃子的長驅直入。
此刻的楊嗣昌,格外的清醒,他想到了很多,想到了父親身為三邊總督的時候,與流寇之間的較量,想到了自身這麼多年來的風雨。
高陽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這裏有一位大人享譽朝廷,那就是曾經的太子太師、內閣次輔孫承宗,可惜到了這個時候,孫承宗也不能夠保佑他楊嗣昌了。
過去了,一起都過去了。
楊嗣昌拔出寶劍的時候,神色格外的嚴峻。
“鄭勳睿,我不會依附於你,但我希望你能夠以天下蒼生為重。。。”
楊嗣昌的自盡,讓高陽縣城內徹底亂套了。
申時,李自成率領的大軍抵達高陽縣城,發現城門大開,一些官吏跪在城門口。
城門的前方擺著一具屍首。
楊嗣昌自殺了,以這樣的方式效忠了皇上和朝廷。
李自成和顧君恩的神色都很是凝重,盡管他們造反多年,但對於楊嗣昌這樣的官員還是非常敬重的,兩人當即安排厚葬楊嗣昌。
李自成和顧君恩都知道,高陽縣是朝廷大臣孫承宗的家鄉。
進入縣城的時候,顧君恩嚴令所有的軍士,不得燒殺劫掠,否則殺無赦。
進入縣城的義軍,紀律井然,而縣城之內的軍士,早就站在城牆邊等候,主帥已經自殺身亡,他們也沒有抵抗的必要了。
在高陽縣城僅僅歇息了一天的時間,李自成就率領大軍離開了,前往保定府城,那裏還有戰鬥在等候,這個時候,李自成已經充滿了信心,他知道保定府城被攻破的時間指日可待,義軍在這場關鍵的戰鬥之中,將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
造反時候從未想到過的巔峰,已經出現在李自成的眼前。
此番戰鬥,義軍陣亡一萬多人,不過投降義軍的官軍,總人數達到了三萬多人,這讓義軍的力量壯大起來了,接下來保定府城的戰鬥,義軍還將繼續壯大自身的隊伍,或許北直隸戰鬥結束之後,義軍的規模真的能夠達到百萬人之眾了,真的有了那樣的規模,難道還會畏懼鄭家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