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絕唱(2)(1 / 2)

崇禎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卯時。

天尚未完全亮,慘烈的廝殺就開始了。

交戰的雙方沒有試探性的進攻,沒有客氣,上來就是殊死的搏殺。

騎兵來回的衝鋒,穿插到人群之中,步卒舉著手中的武器,拚命的砍殺對手,雙方好比是急紅眼的賭徒,不要命的纏鬥在一起。

鮮血灑落到地麵,很快凝固,不斷有冒著熱氣的鮮血覆蓋上去,無數人痛苦的倒下了。

氣候愈發的寒冷,簡直到了唾沫成冰的程度,不少正在廝殺的軍士,身上的鮮血也凝固了,變成了暗黑色的冰塊。

楊嗣昌和李自成麵對這一切的時候,臉色都是平靜的。

大戰開始之前,他們都做足了準備。

李自成拿出來的是錢財賞賜的政策,殺死一名官軍,賞銀五兩,殺死一名軍官,賞銀五十兩,若是有人能夠殺死楊嗣昌,賞銀五千兩,正是這樣的獎賞政策,讓義軍軍士拚命的廝殺,誰都想著能夠多得到獎賞,至於說在戰場上殞命了,那就隻能夠怪自身的運氣不好了,戰場廝殺本來就可能隨時丟失性命的。

楊嗣昌沒有銀子賞賜,他和幾個月的做法一樣,告訴身邊的軍官,此番的戰鬥若是失敗了,眾人都不要想著活命了,家人也徹底失去了依靠。

這是錢財與意誌的較量和廝殺。

按說意誌是原勝於錢財的,不過有些時候也不一定,戰場上的蠱惑,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激發起來軍士極大的鬥誌,可是難以維係很長的時間,更加要命的是,這僅僅是楊嗣昌口頭上的蠱惑,皇上和朝廷是不給力的。

這樣的鼓勵,不可能長時間的維持。

一個時辰過去,戰局終於發生微妙的變化了。

義軍的氣勢開始增強,憑借著人數上麵絕對的優勢,義軍開始大規模的前壓,騎兵這個時候已經不是絕對的主力,步卒之間的廝殺決定戰局的最終走向。

李自成敏銳的捕捉到了戰局之變化,他親自參與衝鋒廝殺了。

楊嗣昌也發現情況不對,他麾下的大軍抵禦的能力慢慢弱下來,一些軍士已經開始朝著後方退卻了。

忍著全身的疼痛,楊嗣昌也參與到廝殺之中。

可惜楊嗣昌的努力沒有太大的作用。

隨著李自成參與到廝殺之中,鮮紅的帥旗讓義軍的聲勢大振,一股洶湧的氣勢撲麵而來。

拚死抵抗的朝廷大軍,堅持了一刻鍾左右的時間,前方廝殺的騎兵和步卒全部開始壓縮後退了,他們已經無法扛住對手的衝擊了。

戰鬥局勢的變化總是在瞬間。

辰時二刻,楊嗣昌不願意看見的一幕出現了。

大軍的陣形被流寇打散了,廝殺的流寇從各個方向滲透到大軍的陣形之中,不少的軍士扭頭朝著後方撤離,堅持廝殺的軍士很快被更多的流寇包圍。

朝廷大軍的整體陣形開始朝後收縮,這種收縮持續的時間很短,接下來就是一股朝著後方撤離、不,應該是朝著後方逃跑的隊伍出現。

指揮作戰的軍官拚命的呼喊,甚至舉起手中的長矛和長刀,斬殺退卻的軍士,但這樣的做法沒有什麼作用,逃跑的軍士太多了,管不過來,甚至一些督戰的軍官,被逃跑的軍士擠到了一邊,尚未明白過來的時候,就被流寇包圍了。

楊嗣昌渾身虛脫,他知道敗局已定。

腦海之中一片空白的楊嗣昌,被身邊的親兵簇擁著撤離,他們迅速朝著高陽縣城的方向撤離,這個時候唯有高陽縣城的城池,能夠暫時抵禦流寇的進攻。

渾渾噩噩的楊嗣昌,在衝出很遠之後,猛的醒悟過來,他不能夠逃離,他必須要指揮大軍作戰,清醒過來的他,看著身邊的親兵,看著陸續朝著後方撤離的軍士,調轉馬頭準備朝著流寇的方向衝去。

楊嗣昌的動作被身邊的親兵製止了。

這些親兵跟隨楊嗣昌的時間不長也不短,他們從內心欽佩楊嗣昌,所以他們不會看著楊嗣昌去送死,這個時候衝回去,和自殺沒有什麼不一樣。

諸多的親兵攜裹楊嗣昌,繼續朝著高陽縣城的方向撤離,不管楊嗣昌如何的怒吼。

一邊倒的逃跑和一邊倒的追殺開始。

李自成興奮的滿臉紅光,手裏揮舞著長矛衝鋒在隊伍的前麵,開始了對逃跑官軍的追殺,戰場上已經沒有拚死抵抗的官軍,逃跑是具有傳染性的,一旦有人逃跑,其餘人也難以堅持下去,何況諸多的軍官都加入到逃跑的行列,就更不用說尋常軍士了。

騎兵撤離的速度自然要快很多,可步卒就不行了,他們的雙腿豈能跑得過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