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明王朝(1 / 2)

大明帝國在啟年間,以煤礦引領的工業革命起家,在蒸汽動力上有非常深的造詣。可是隨著石油工業的展,人類逐漸開始用體積更的內燃機,來代替巨大的蒸汽機,走上了更快展的道路。可是大明王朝之內,卻沒有太大的油田來支撐它展石油工業,以至於甚至略微落後在了世界其他強國後麵。

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是由外部的條件決定的,就比如大明王朝缺少銅礦,缺少石油。這些礦藏都製約了整個工業的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製約了大明王朝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

因為缺少銅礦,無法大規模生產最實用的銅製彈殼,大明王朝的部隊至今不得不實用鐵彈殼來生產子彈。以至於槍支卡殼故障頻繁,影響部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麵,被稱為油老虎的大明王朝海軍艦艇部隊隻能使用體積更大功率更低的蒸汽機作為動力,至今都沒有更換戰列艦的打算。

曾經,最輝煌的啟年代,大明帝國的槍騎兵曾經飲馬多瑙河畔,如同蒙古一樣,霸占了大半個歐亞大6。可是隨著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全世界都開始慢慢掌握蒸汽機以及工業革命的各種關鍵性技術——大明王朝的單方麵碾壓實力,就漸漸沒落下來。

公元177年,趁著大明王朝被迫出兵鎮壓歐洲叛亂,主力遠征普魯士的時機,遠東地區的遼東部女真人生叛亂,槍殺明朝官員並且與日本結盟,擊敗了當時的明朝薊遼部隊,成立了大金帝國。這場叛亂也直接導致了大明王朝失去了中東以及歐洲的大片殖民地,世界影響力隨之跌入穀底。

隨後179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與其是世界大戰,不如是世界和大明王朝之間的一場獨立戰爭。大明王朝當時執政的皇帝一怒之下對全世界宣戰,兵進朝鮮半島,登6大呂宋(澳大利亞)。不過因為資源枯竭,兵力分散,最終戰敗求和。

但是因為大明軍隊在戰場上屹立不敗,大明王朝也遠沒有到崩潰的地步,所以世界聯軍也沒有提出過分要求的打算。最終各國在上海簽訂《上海和約》,大明王朝對大呂宋和東南亞以及印度的影響力受到了影響。

也正是因為那一場戰爭的失敗,大明帝國的官僚集團趁機崛起,皇室力量也感覺到了自身的危機。所以對外征伐縱橫闔閭的主旋律,不知不覺間演變成了如今的君臣之間互相扯皮的內鬥,整個帝國也越的腐朽起來。

如今,新近崛起的美利堅,老牌歐洲大國普魯士,底蘊雄厚的法蘭西,海上霸主英吉利,亞洲惡狼日本,以及剛剛立國的莫斯科公國,都在虎視眈眈的謀求著全世界的霸權,爭奪未來能源的主角——石油。

戰爭的硝煙已經彌漫,普法戰爭以德國勝利告終,英美海戰雙方握手言和……列強在互相試探之中,慢慢尋求著結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