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現代航空人物(1)(3 / 3)

早在1907年,在萊特兄弟的飛機啟發下,包德溫又將注意力轉到製造固定翼飛機方麵。

他和柯蒂斯共同設計製造的飛機,稱為“白翼”號。這是一種翼展為10米的雙翼機,使用一台24馬力的4缸發動機。這架飛機的先進之處,在於設計安裝了飛機的副翼。包德溫自駕這架飛機飛行,並教會了柯蒂斯。以後柯蒂斯成為美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以後10幾年中,美國軍用飛機大都出自柯蒂斯之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氣球又在戰爭中被廣泛運用於防空、偵察等方麵。包德溫又轉為研究氣球的生產和運用,直接服務於軍事需要,並擔任過美軍通信兵部氣球隊隊長。戰爭後期,他又擔任設在俄亥俄州阿克龍市的“固特異”公司氣球生產部主任,負責製造用於軍事韻氣球和軟式飛艇,這種“阿克龍”式軟式飛艇在海上攻擊潛艇中曾立下戰功。

1923年,這位航空全才逝世。

傳奇人物米高揚

在世界的航空史上,有一位影響深遠的人物。還在空軍學院讀書時,他已經研製出了他的第一架飛機;他領導的設計局,研製出了令敵膽寒的係列戰機。二戰時,這種飛機使已到達了莫斯科城外的納粹德國空軍,再也難以跨雷池一步;在朝鮮戰場上,它也讓一向自傲的美國人領教了它的厲害;冷戰時期,作為華約組織的主戰飛機,它使北約空軍不敢輕舉妄動。就是在當今燦若群星的飛機家族中,米格式仍然是其中璀燦奪目的一顆!

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就是前蘇聯著名飛機設計師,工程技術兵上將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他創建的米格飛機至今仍在世界航空界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米高揚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出生於貧寒的農民家庭,生活的艱難使他過早品嚐了勞動的艱辛,而父親的卑逝讓他早草失去了父愛。他當過工人,參過軍,曆經磨難方得以進入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就在他已研製出“米格”飛機時,他還有過飛機被停止生產的苦悶經曆。然而,在困難麵前,糊沒有退縮,並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在飛機設計道路上敢孜不倦地求學。他後來研製的米格-15,米格-19,開辟了世界航空史的新紀元。

斯大林格勒的白薔薇莉麗亞

莉麗亞·利特維亞克是二戰中蘇聯頭號空中女英雄,也是大戰中戰績最為顯赫的王牌女飛行員。在她不長的戰鬥生涯中,單獨擊落納粹德國飛機12架,另外還與戰友共同擊落4架。

莉麗亞出生於1922年8月18日,1936年考入莫斯科航空俱樂部,兩年後結業。後來她進入地質專修班,曾任地質教員,參加過北部地區的考察。在赫爾鬆飛行學校畢了業,莉麗亞又重返莫斯科航空俱樂部並擔任了教官。德軍入侵後,著名女飛行員馬林娜·拉斯科娃征召女飛行員。莉麗亞毅然報名,成為防空軍第586女子殲擊機飛行團的一名戰鬥機駕駛員。

在該團,莉麗亞經常駕駛雅克-1戰鬥機攔截飛往伏爾加河沿岸轟炸的德國轟炸機,取得了初戰的經驗。

9月12日,莉麗亞同另外3名女飛行員一起被調往斯大林格勒前線的第437殲擊機團。翌日,莉麗亞在第二次戰鬥中首開紀錄——擊落一架容克-88。9月14日,她又與布達諾娃一起擊落德國梅塞施米特飛機一架。不久,莉麗亞同姑娘們一起調至由前蘇聯英雄謝斯塔科夫指揮的飛行團。1943年1月,莉麗亞被編人第18空軍集團軍第乃近衛殲擊機團。當時的斯大林格勒正在進行一場異常激烈、殘酷的戰鬥。已是少尉飛行員的莉麗亞同男飛行員一樣,每天戰鬥出動數次,同敵帆進行廝殺格鬥。在戰火的磨煉中,莉麗亞的空戰技能日臻成熟。一次空戰中,莉麗亞擊中一架敵機。駕駛員從起火飛機中跳傘逃生被俘。當這名佩戴3枚十字勳章的德軍王牌飛行員在受審時得知,擊落他的是一名年輕而柔弱的姑娘時,驚得目瞪口呆,怎麼也不相信。直到一頭金發、身材矮小的莉麗亞通過翻譯向他講述了空戰的整個過程,包括相遇的高度、地點、格鬥時雙方的動作以及其他細節時,傲慢的德國人才低下了頭,承認了自己的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