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3種儀表經逐次試驗改良之後,杜立德終於認為準備就緒,便在1929年9月34日,作了世界上第一次“蓋罩”儀表飛行。杜立德飛後座,用帆布將座艙完全蓋上,看不見天地。
為保險起見,另一名飛行員坐前座,明艙,但預先講明,非到十分必要時,不得動舵杆。
這次飛行試驗成功了,杜立德在自己的飛行日記上,對這個次劃時代的飛行記述如下:
“……我把飛機滑出停機線後,便蓋上了黑色的布罩,平時熟悉的地形地物全然不見了,隻有沿著無線電波束,轉到跑道頭,對準起飛方麵。起飛後繼續爬高,到300米改平,然後向左作180度標準轉彎,沿航線飛行數千米後,再向左作180度轉彎,這時飛機已到達位於機場以西的電台左方,對正電波訊號,於是開始緩慢地下降,到離地麵60米時拉平,保持高度直到通過機場東麵的扇形信標。自此點起,便一秒一秒地接近地麵。當然,不管預先如何練習,最後進場和落地仍然不大利落。這次飛行,從起飛到落地,一共花了15分鍾。這一段平凡的記載,卻是有史以來一架飛機完全依靠儀表,獨自完成的。”
第二天,美國各大報刊,都在顯著的位置報道了這次飛行。有的報刊評論說:這次試驗使航空世界的安全飛行向前邁進了偉大的一步。
航空全才包德溫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有一位航空全才,開始他是一名跳傘家,後來是飛艇製造家兼飛艇駕駛員,再後是飛機製造家兼飛行員,最後又當了氣球製造家。他的一生與航空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人類航空事業作出過傑出貢獻。這個人就是托馬斯·斯柯特·包德溫。
1854年6月30日,包德溫出生於美國密蘇裏州帕美亞城的一個醫生家庭;幼年不幸,父母都在內戰中身亡,致使他從小就獨自謀生,送報紙、點路燈、推銷旅行書刊等他都於過。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個馬戲團演員,便開始了他的雜技生涯,專攻秋千和走鋼絲。
他能在橫跨兩棟大樓之間的鋼索上走來走去。19歲時,他曾在太平洋岸邊約230米高的兩岩之間,作過走鋼索表演。
19世紀80年代,包德溫開始表演乘熱氣球升空的節目。不久,他又想出花招,表演從熱氣球上跳傘降落,這在當肘簡直是一個十分大膽、不可思議的驚險特技。1887年的一天,在舊金山公園上空,麵對3萬多觀眾,包德溫從約300米上空傘降。這項驚人的表演,由當地電車公司主辦,門票由電車公司收,付給他的報酬是高度1英尺(約0.3米)1美元。在那時,這就是一筆可觀的財富了。幾個月後,他在伊利諾斯州的昆西城,創造了約1370米高度的氣球跳傘新紀錄。全城仕紳感其行動之驚人,共同集資做了一枚特大的純金質獎章相贈,獎章上還鑲有6顆重量為半克拉的鑽石,另外還送了一個500美元的紅包。
包德溫在美國國內高空跳傘的名聲大振後,便帶著他的一球一傘開始作環球旅行表演。
他先到英國,幾周時間裏,便賺得8萬美元和一枚鑽戒。後到歐洲大陸各地表演,收益更豐。隨後到日本、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等地表演,至1891年回到美國時,他已成為百萬富翁。
回美國後,他著手開辦一個氣球飛行和跳傘學校,以培養更多的氣球飛行員和跳傘員。
1897年,他從跳傘隊伍中退休,時年43歲。總計他一生跳傘800歡,沒有發生過嚴重摔傷事件,可謂大幸。
1900年,包德溫定居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城,從事他早已向往的飛艇事業。他根據自己兩次環球旅行的經驗,以及自學的有關飛艇的知識,自投資金從事飛艇的製作試驗。開始幾年,他差不多耗盡了全部積蓄,飛艇還是沒有飛起來。於是他又想出一個花招,自製一個大氣球,用繩索牽住,送人上天去玩,賣票,1美元一張,用賺來的錢又繼續研製。皇天不負有心人,至1g)4年,他造的飛艇終於飛起來了,取名“加利福尼亞箭”號,飛艇上裝有汽油發動機,似螺旋槳帶動前進。當年,在聖路易斯萬國氣球博覽會上作了表演。飛艇遠比氣球壯觀,而包德溫的飛艇又比其他參加者性能優越,因而獲得2.5萬美元的獎金。由於在聖路易斯的成功,給他帶來了新的國際聲譽,國際航空聯合會決議,授予他第一號飛艇駕駛員執照。美國陸軍部認為飛艇可用於軍事,又與他簽訂合同,由他監製軍用飛艇,第一艘飛艇取名“SC-1”,即通信部隊第一號的縮寫。
陸軍部於1908年8月22日正式接收“SC-1”,並派包德溫為機長、柯蒂斯為機械員正式試飛。“SC-1”有一全長為30米、直徑為6米的橢圓形氣囊,內裝560立方米的氫氣。下麵懸掛一木製敞開式機身,裝一台34馬力(1馬力=735瓦特)4缸發動機(由柯蒂斯負責製造),帶一副旋轉直徑為3米的螺旋槳。飛艇最大速度為35千米/小時,巡航時間為2小時。除兩名乘員外,還可攜帶70千克貨物。當時處於和平時期,美國陸軍沒有定製第二艘飛艇的計劃。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海軍從戰爭需要出發,又請包德溫設計製造了另一艘為海軍月敝的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