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鏈接
據統計,能夠“探礦”的植物目前已經發現了70多種。它們能指示的礦物有硼、鈷、銅、鐵、錳、硒、鈾、鋅、銀等。所有這些植物都是草本植物,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屬於豆科、石竹科和唇形科,還有車前科、蕨類和堇菜科等科。
奇異的植物“陷阱”
越是漂亮的植物越是危險。有的植物開花豔麗,美不勝收,卻是麻醉人的毒品,如罌粟;有的植物嬌嫩可人,卻是致命的死亡陷阱。
馬兜鈴會巧設陷阱。它的花兒像個小口瓶,瓶口長滿細毛。雌蕊和雄蕊都長在瓶底,隻不過雌蕊要比雄蕊早熟幾天。雌蕊成熟的時候,瓶底會分泌出一種又香又甜的花蜜,把小蟲子吸引過來。小蟲子飽餐一頓後想要返回時,卻早已身不由己,陷進“牢籠”了。因為瓶口細毛的尖端是向下的,進去容易出來難。小家夥兒心慌意亂,東闖西撞,四處碰壁,不知不覺中所帶來的花粉就粘到了雌蕊上。幾個小時後,雌蕊萎謝了,小蟲子依然是“花之囚”。直到兩三天後,雄蕊成熟了,小蟲子身上沾滿了花粉,它才能重見天日。那時,馬兜鈴會自動打開瓶口,瓶口的細毛也枯萎脫落了,這個貪吃的“使者”終於逃出“牢籠”。不過,剛恢複自由的小蟲子又會飛向另一朵馬兜鈴花,心甘情願地繼續充當“媒人”。
除了馬兜鈴,還有一些會設陷阱的植物。有一種蘿摩類的花,蟲兒飛來時細腳會陷入花的縫隙中。蟲兒拚命掙紮,結果腳上沾滿了花粉。小家夥從縫中拔出腳來,便一溜煙似的跑了。拖鞋蘭的花兒別具一格:兜狀的花中,沒有明顯的入口處,也看不到雄蕊和雌蕊,隻是中間有一道垂直的裂縫。蜜蜂從這兒鑽進去,就來到了一個半透明的小天地裏,腳下到處是花蜜。蜜蜂嚐了幾口,剛準備離去,誰知後麵已封閉起來,沒有退路了。隻有上麵開著一個小孔,蜜蜂隻好沿著雌蕊柱頭下的小道勉強穿過,這時身上的花粉被刮去了。它再鑽過布滿花粉的過道,身上又沾滿了花粉,這是拖鞋蘭花請蜜蜂帶到另一朵花中去的。
另外一些植物雖然不設陷阱,但也會欺騙動物前來為自己傳授花粉。其中,蘭花屬植物是當之無愧的“騙術大師”。杓蘭是欺騙昆蟲的高手,在杓蘭的花裏麵其實並沒有花蜜,昆蟲隻是被它的芳香所招引而投入了“陷阱”。蜜蜂一旦進入雄花,不小心就會掉進花的底部,結果裏麵什麼也沒有,它隻好拚命地往外爬,這時蜜蜂渾身沾滿了雄花的花粉,而後它再飛進另一個雌花“陷阱”,就能向雌花授粉。留唇蘭的騙術更加高明。它的花朵的形態和顏色,活像一隻蜜蜂。一片留唇蘭在風中搖曳,簡直就像一群好鬥的蜜蜂在飛舞示威。蜜蜂有很強的“領土觀念”,它們發現假蜂在那兒搖頭晃腦,便群起而攻之。結果,正中留唇蘭的下懷,蜜蜂的攻擊對花朵毫無損傷,卻幫助它傳授了花粉。
向日葵又稱為“朝陽花”,原產於北美洲,它豔麗的外表也隱含著騙術。向日葵的頂端有一個金黃色的圓盤,看起來像一朵美麗的大花,但事實上這朵“大花”是由1000朵小花組成,金黃色圓盤的邊緣是一些中性的黃色舌狀小花,並不結果實,而中間棕黃色的兩性筒狀小花,才能結果實,邊緣的舌狀小黃花隻起引誘昆蟲的作用。被向日葵的鮮豔色彩吸引而來的蜜蜂等昆蟲其實是在兩性筒狀花上采蜜的,它們在上麵爬來爬去,這樣就為向日葵傳播了花粉。
知識鏈接
植物世界有著龐大的種群,絕大部分植物都能從陽光中獲取賴以生存的“食物”,但也有部分植物發現,竊取“他人”勞動果實或許是一種更容易的生存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就會巧妙地偽裝,設下“陷阱”。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是植物適應外界求得生存的一種自然反應。
植物激素的發現
動物的體內有多種激素,對調節動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植物體內有沒有激素呢?回答是肯定的。科學家們把植物體內合成的對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作用的幾類微量有機物質,稱為植物激素,包括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等。
最早對植物激素進行研究的是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1880年,達爾文在進行胚芽鞘的向光性實驗時發現,金絲草的胚芽鞘在單方向照光的情況下向光彎曲生長。如果在胚芽鞘的尖端套上錫箔小帽或將頂尖去掉,胚芽鞘就沒有向光性。達爾文認為:可能胚芽鞘尖端會產生某種物質,胚芽鞘的尖端是接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在單側光的照射下,某種物質從上部傳遞到下部,導致胚芽鞘向光麵與背光麵生長速度不均衡,使胚芽鞘向光彎曲。大約半個世紀後,一位荷蘭科學家找到了達爾文所描述的這種物質——吲哚乙酸,這就是植物激素中最早被發現的成員——生長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