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收藏指引黑暗的火把(9)(1 / 3)

趙簡子說:“我想起我朋友周舍說過的話,不由得暗自悲傷起來。”

眾大夫問:“周舍說了什麼?”

趙簡子便把周舍的話重複了一遍:“千張羊皮不如一隻狐狸腋下的毛皮值錢,眾人隨聲附和不如一個正直之士剛直不阿有益。從前,商紂王由於大臣沉默不語而使商朝滅亡,周武王由於有剛直不阿的大臣而使周朝興盛。”

然後,趙簡子又說:“自從周舍死了以後,我再沒有聽到誰批評我的過錯了。我大概離滅亡不遠了,因此我就流淚哭泣起來。”

眾大夫都感到很慚愧。

饑寒

◎文/佚名

養尊處優者是很難體察到老百姓饑寒交迫的生活的,不同的階級是沒有共同語言的,由於生活條件和經濟地位的不同,對同一件客觀事實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春秋齊景公時,有一年數九寒冬,北風呼嘯,鵝毛大雪攪得天昏地暗,連下幾天都不停。漫山遍野都是銀裝素裹,齊國百姓啼饑號寒,到處可見凍屍餓殍。

齊景公裹著輕軟名貴的銀狐皮袍,坐在溫暖如春的藏閣裏欣賞宮外的雪景,旁邊擺著燒得通紅的炭爐,麵前陳列著山珍海味,玉液佳釀。喝了半晌,景公額上不覺沁出薄薄一層汗水。正在這時,晏子披著一身白雪從外麵走進來。

景公對他說,“今年真奇怪嗬,大雪連下這麼多天,卻沒有一點寒意。”

晏子說:“天氣真不冷嗎?”

景公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微笑不語。

晏子緩過一口氣,說道:“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君主,肚子吃飽就會想到百姓的饑餓,身上穿暖就會想到百姓的寒冷。可是要做到這點真難啊!從今天的情況看來,大王您是一點也不知道吧?”

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勸諫,立刻叫人把自己身上的銀狐皮袍脫掉,並命人打開國家的糧倉,發放糧食,救濟挨餓的老百姓。

樂羊食子

◎文/佚名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界限,超過了這個界限,就會使事情走向自己願望的反麵。有時候,你的討好或者大義滅親會被別人視為心狠手辣。

樂羊是戰國時魏國的一員名將,魏文侯三十八年,文侯命他統率大軍,攻打中山國,樂羊統帥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越過趙國,進攻中山,把中山國都城圍得鐵桶一樣。

中山國眼看抵擋不住,就在城裏捉來了樂羊的兒子,五花大綁,吊在城門口上,要樂羊退兵,方才放人。一聲聲淒厲的哭喊傳來,將士們都看著樂羊,隻見樂羊麵不改色,仍舊揮師猛攻。

中山王又急又恨,將樂羊的兒子剁成肉泥,煮了一鍋肉羹,派人給樂羊送去,想動搖他的決心。誰知樂羊不但不悲傷,反而神色坦然地喝了一杯肉羹。中山人見樂羊攻城之意這般堅決,軍心更加潰亂。

最後,樂羊終於攻克中山,為魏文侯在古長城一帶開辟了廣闊的疆域。

魏文侯雖然重賞了樂羊,但從此就開始懷疑樂羊,認為他本性殘忍不可信任。

伯樂與千裏馬

◎文/佚名

發現人才不容易,發現了人才之後,愛惜人才更不容易。如果用才不當,就是浪費人才。

楚國人黃歇博學多才,喜歡招納賓客,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封號為春申君,楚考烈王任命他為楚相。

有一天,一個叫汗明的賢能人士來見春申君,等候了三個月才見到春申君。見麵交談以後,春申君很高興,也很喜歡汗明這個人。

汗明想再與春申君長談一次,把自己的抱負和才華全部展示出來。

春申君卻說:“我已經了解先生了,先生就不要談了!”

汗明說:“相國您的賢德實際上不如唐堯,我的才能也不如虞舜。虞舜侍奉唐堯三年以後,才互相了解。現在相國一見麵就了解我了,這就是說相國比唐堯還賢明嗎?”

春申君說:“有道理,說得好啊!”就叫來守門的官吏,讓他把汗明先生登入門客的名冊,並表示五天會見一次。

過了五天,汗明來見春申君,給他講述一則《伯樂遇千裏馬》的寓言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匹千裏馬已經長到了可以騎乘的年齡,主人卻讓它拉著裝載食鹽的重車往太行山上走。

千裏馬四蹄伸直,膝蓋彎曲,尾巴下垂著,皮膚也潰爛了,口吐白沫,汗水淋漓,到了半山坡上,它使勁掙紮著,但因為負擔著沉重的車轅,怎麼也拉不上去。

這時,相馬專家伯樂坐車從這裏經過,看到這種情景,趕忙跳下車來,攀扶著千裏馬痛哭起來,並脫下自己的粗麻布衣服蓋在千裏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