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心存感動(11)(3 / 3)

那個時候,女孩和男孩正處在戀愛的季節。每次打電話,兩個人總要纏綿許久。末了,總是女孩在一句極為不舍的“再見”中先收了線,男孩再慢慢感受空氣中剩餘的溫馨,還有那份難舍難分的淡淡情愁……

後來,兩人分了手。女孩很快就有了新男友,帥氣,豪爽。女孩感到很滿足,也很得意。隻是兩人通話結束時,女孩總感覺自己的“再見”才說了一半,那邊“叭”的一聲掛線。她仿佛感到,新男友像一隻斷線的風箏,自己那無力的手總也牽不穩那根無望的線。

終於有一天,女孩和他大吵了一架。男友很不耐煩地轉身走了。一天,女孩又想起最初的男孩——那位總是聽完她說“再見”的傻男孩,心中湧起一份感動,這種感動讓她慢慢拿起電話。

男孩的聲音依舊質樸。女孩竟不知說什麼好,慌忙中說了“再見”……

這回女孩沒有收線,一股莫名的情緒讓她靜靜聆聽電話那端的沉寂。

不知過了多久,男孩的聲音傳了過來,你為什麼不掛電話?

女孩的嗓音澀澀的,為什麼要我先掛呢?

習慣了。男孩平靜地說,我喜歡你先掛電話,這樣我才放心。可是後掛線的人總是有些遺憾和失落的。女孩的聲音有些顫抖。

所以我寧願把這份失落留給自己,隻要你開心就好。

女孩終於抑製不住了,滾燙的淚水浸濕了腦海中有關愛的記憶。她終於明白,沒有耐心聽完她最後一句話的人,不是她一生的守望者。原來愛情有時候就這麼簡單,一個守候,便能說明一切。

美麗的晨昏之約

◎文/找尋完美

你可以錯過一個美麗的黃昏,卻不要錯過一個你愛的人。

英倫三島的霧,最初是從康河的漣漪中蕩漾出來的。這條河平緩地流過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東岸依次排列著三一學院、王家學院和聖約翰學院等30多所學院。岸邊青草成片,翠柳成行,時常可以看見一群畫家在這裏臨摹康橋兩岸的古建築。暖風帶著水草的芬芳撲麵而來,讓人們的心靈頓時淨化起來。在這裏,最富理性的學者也會變成詩人。

康河岸邊的草地上正舉行著一個建築愛好者的聚會。來自不同學院的南茜和羅依在這裏相識了,他們都對代表著古代文明的建築有著強烈的愛好,因此一見如故。“看見那座歎息橋了嗎?”南茜指著不遠處橫跨康河的一座精致的木橋說,“那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每次站在橋上看橋下的綠波蕩漾,都有一種想去擁抱的衝動。”羅依笑了,因為這也是他最喜歡去的地方。這座橋是聖約翰學院仿威尼斯的同名橋梁而建的,是劍橋7座拱橋中最別致的一座。“我也經常去那裏啊,怎麼從來沒有見過你?”羅依不解地問道。

“你常常什麼時候去?”南茜問。

“清晨。我喜歡在清新的空氣中站在橋上迎接陽光,看它們在水中鋪開星星點點的碎金。”

“難怪從來沒有遇見過你,我通常都是在黃昏的時候去。那時,康河上的霧會煙一般升起來,在槳聲燈影裏好似印象派的傑作。”

兩人相視而笑,心弦在同一刻被撥動。雖然一個喜歡清晨的風景,一個喜歡黃昏的圖畫,但是對藝術的感悟,他們卻是心有靈犀。一種朦朦朧朧的情愫悄悄在羅依和南茜的心裏紮了根,然而這層紙沒有人捅破,他們都還不夠勇敢。

南茜依然不改黃昏時獨自去歎息橋的習慣,羅依也常常選擇清晨一個人在歎息橋上散步。但是更多的時候,他們會一起在圖書館或是展覽館裏探討關於古代建築的問題。

一年的光陰稍縱即逝,梔子花飄香的七月,他們都快要畢業了。

這天,當他們再次來到康河岸邊時,他們談起了對未來的打算。“南茜,你會去哪裏呢?”羅依問她。“那你呢?”南茜歪著頭問他,“你的夢想是去哪裏?”“不如我們各自把答案寫在一張小紙條上,然後互相交換,看看我們的朝聖之地是不是同一個地方?”兩個人像孩子一樣興奮,他們都在心裏默默期待對方和自己能夠去同一個地方。打開紙條,兩個人都有些惆悵若失。一張寫著“南美洲”,另一張卻寫著“埃及”!

“南茜,說說你的計劃吧。”羅依無奈地說。

“羅依,我想到南美洲探尋當年的印加帝國遺址,那是一個偉大的帝國。你呢,羅依?”

“我想去埃及,去金字塔。那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