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讀曆史悟生活真諦(23)(1 / 3)

石敬瑭,即後晉高祖,五代晉王朝的建立者。他早就夢想當皇帝,經常編造夢中被推上皇帝寶座的謊言,大造自己將要當皇帝的輿論。公元936年,石敬瑭移授鄆州節度使,晉封趙國公。當詔書催促他去赴任時,他疑心朝廷對他的不軌之心有所覺察,便和親信密謀,拒不遵行。朝廷以他不奉詔,降旨削奪他的官爵,派晉州刺史、北麵副招討使張敬達等討伐石敬瑭。石敬瑭見晉陽孤城難守,便不惜引狼入室,派部下桑維翰到契丹搬兵求援。

當時,契丹在北方建立遼國之後,屢屢進犯中原,大肆騷擾掠奪。見石敬瑭求援,正中下懷。當年9月,契丹主便親率大軍自雁門南下。兵臨城下之時,契丹主使人報信給石敬瑭:“今日破城可以不可以?”石敬瑭密派人回答說:“明日再破也不晚。”由於信沒傳到,契丹主便率兵與張敬達展開了激戰。結果張敬達大敗,死者萬人。

當天夜晚,石敬瑭便迫不及待地出北城門與契丹主相見。契丹主執著石敬瑭的手說:“真是相見恨晚!”石敬瑭萬分感激:“你今日救了我,恩同再造。”於是,就不顧廉恥地稱契丹主為父。契丹主也就把他當做兒子對待,想立他為傀儡皇帝。石敬瑭假意推讓一番之後,便命築壇於晉陽城南,被契丹主冊立為“大晉皇帝”。契丹主在冊封文告中寫道:“谘爾子晉王……爾維近戚,實係本枝,所以予視爾若子,爾待予猶父也。……宜以國號為晉,朕永與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冊封禮畢,石敬瑭還命人打鼓吹號,隨契丹主身後歸城。

為了表示對契丹主的孝心,契丹主到石敬瑭府裏時,石敬瑭同妻子李氏率其親屬“捧觴上壽”,一派媚顏卑色。

石敬瑭為了當“兒皇帝”,還把雁門以北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為“壽禮”,並每年獻帛30萬匹。石敬瑭認賊作父,並沒有好下場,他死後不久,後晉就被契丹所滅。

霍去病公而忘家

◎文/王新龍

霍去病從小就學到了一身本領,這是他報國的前提。

霍去病是漢武帝的皇後衛子夫的外甥,從小就勤奮學習,刻苦練習騎馬的本領和射箭的武藝。漢武帝很賞識他,稱他為壯士,讓大將軍衛青任命他為驃騎校尉。

公元前121年春天,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精騎1萬人,從隴西(今甘肅省臨洮縣)出發,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揮下,漢軍勢如破竹,穿過5個匈奴王國,越過焉支山(今甘肅省山丹縣境內)1000多裏,在皋蘭山(今蘭州黃河西)與匈奴發生激戰。霍去病率部橫衝直撞,陣斬匈奴折蘭王、盧侯王,活捉了匈奴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都尉等,殲敵8900多人,並且繳獲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漢軍大獲全勝。

接著,漢武帝決定乘勢全部掃除匈奴在河西地區的勢力,打通進入西域之路,於是發動了兩次河西戰役,大敗匈奴。從此,匈奴的軍事力量大大削弱,不得不退到遙遠的大沙漠以北地區。漢朝西部的威脅徹底解除,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暢通了。長城內外一片和平氣象,人民安居樂業。

霍去病一生曾4次領兵出塞攻打匈奴,共殲敵11萬多人。他平時少言寡語,戰場上卻勇猛無比。他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常常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卻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憑借戰場上的直覺指揮戰鬥,隨機應變,閃電式行動,使他百戰百勝,成為名揚後世的一代名將。霍去病屢立戰功,獲得了高官厚祿,但他把個人的享受擱在一邊,一心以國家利益為重。河西戰役勝利後,漢武帝為了獎勵他的卓越戰功,特意命人在長安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滿意。霍去病謝絕了漢武帝的好意,氣概豪壯地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句傳誦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輝一生的寫照。遺憾的是,正當他的生命煥發著灼灼異彩的時候,病魔便奪去了他的生命。霍去病24歲便英年早逝!

蘇武持節牧羊

◎文/佚名

蘇武北海牧羊19年,身處大漠,茹毛飲血,含辱受屈,卻堅貞不屈,終不改漢節,確實感天地、泣鬼神,讓正人君子敬佩不已,讓苟活小人無地自容。

蘇武是西漢時期的皇帝侍從。漢武帝時,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貴族,經常派騎兵騷擾漢朝邊境,殺人放火,搶奪財物,不但給漢族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痛苦,而且也威脅到漢朝的封建統治者。漢武帝即位以後,派出軍隊,多次擊敗匈奴的進攻。匈奴的首領害怕漢朝軍隊乘勝追擊,就故意裝出和好的姿態,把以前扣留的漢朝使節放了一些。漢武帝得知這一消息後很高興,馬上派正直廉潔、有膽有識的蘇武,率領張勝、常惠等100多人,帶著大批禮物再次出使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