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父親睜開眼,看著兒子被凍紫的臉,顫巍巍地伸出手來,兒子一把握住。父親不覺歉疚萬分:這幾十年來,他從沒帶孩子去過一趟公園,沒給孩子買過一件衣服,甚至都沒跟孩子好好談過一次心。
父親哽咽著:“這輩子,你怪過爸爸嗎?”兒子使勁地搖頭:“不會怪你的,真的不會。因為,你舍棄了小家卻把快樂送給了萬戶千家。”父親閉上眼睛,老淚縱橫……
我是在電視機前聽那個兒子講起這一幕的。我是個不輕易落淚的人,但那天我的眼圈濕了幾次。兒子的孝順和父親的偉大深深感染了我。那對父子是我一直敬重的,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侯寶林和侯躍文。
一件連衣裙
◎文/憶玫編譯
一個小姑娘失去了母親,她將在今後的人生中遇到多少傷心事啊!
“您喜歡我的連衣裙嗎?”她問一位正走過她身邊的陌生人。“我媽媽專給我做的。”她說道,眼裏冒出了淚珠。
“嗯,我認為你的裙子真漂亮。告訴我,小姑娘,你為什麼哭呢?”
小姑娘聲音有些顫抖,回答道:“我媽媽給我做完這條裙子後就不得不離開了。”
“噢,是這樣,”陌生的女士說,“有你這樣一個小姑娘等著她,我敢肯定她很快就會回來的。”
“不,女士,您不明白,”女孩兒透過淚水說,“我爸說她現在和我爺爺在天堂裏。”
女士終於明白孩子的意思了,也明白了她為什麼哭泣。她蹲下,溫柔地把女孩兒摟在懷裏,她們一起為離去的媽媽哭泣。
忽然小姑娘又做了件讓女士感到有點奇怪的事。她停住了哭泣,從女士懷抱中抽出身,向後退了一步,然後開始唱歌。她唱得如此輕柔,幾乎像是在低語。這是女士聽過的最甜美的歌聲,簡直就像一隻非常小的小鳥在吟唱。
小女孩兒唱完後解釋說:“媽媽離去前經常給我唱這支歌,她讓我答應她我一哭就唱這支歌,這樣我就不哭了。”
“您瞧,”她驚叫道,“真管用,現在我的眼睛裏沒有眼淚了!”
女士轉身要走時,小女孩兒抓住她的衣袖:“您能再停留一小會兒嗎?我想給您看點東西。”
“當然可以,”她回答,“您想要讓我看什麼呢?”
小女孩兒指著裙子上的一處,說:“就在這裏,我媽媽親了我的裙子,還有這裏,”她指著另外一處,“這裏有另外一個吻,還有這裏,這裏。媽媽說她把所有這些吻都留在我的連衣裙上,這樣我遇到什麼事哭了,就會有她的親吻。”
這時,女士意識到在她眼前的不是一件連衣裙,不是的,她在凝視一位母親……這位母親知道自己將離去,無法隨時守候在女兒身邊,吻去她知道女兒必然會遇到的種種傷心事。
所以她將所有對她美麗女兒的愛傾注在這件連衣裙上。現在,女兒如此驕傲地穿在身上。
她看到的不再是身穿一件簡單的連衣裙的小女孩兒,她看到的是一個被媽媽的愛裹著的孩子。
藏在拐杖裏的愛
◎文/杜紅
真實的愛,才更動人心弦,感人肺腑。
父親是一個粗線條的人,脾氣有些暴躁。母親則是一個細致人微的人,性格又很固執。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總有吵不完的架。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父親在一起意外事故中摔傷了腿。
事故並不是很嚴重,但父親卻有一段時間不能行動自如,必須拄著拐杖走路。我看見他在一瞬間消沉下去,蒼老了許多,脾氣也收斂了一些。而母親也變了,從沒看見她照顧一個人如此細心:每天給父親端茶送水,陪父親聊天;天氣晴朗的時候,還會攙扶著拄拐杖的父親到屋外散散步。母親用她溫柔執著的耐心一點點化解了父親心中的失意。對於父母前所未有的和平狀態,我看在眼裏頗為驚訝。心想,或許因為父親是整個家庭的支柱,他不能倒下的原因吧!
醫生曾說,一個月之後父親就可以離開拐杖的支撐了。可是一個多月過去,父親的腿傷似乎仍不見好轉,離開拐杖他就無法走路。母親著急了,怕是傷口惡化,非要帶父親去醫院檢查。父親這才悠悠地說:“拄拐杖的這一個多月,我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與你相處的歲月。真希望每天在你的攙扶下去黃昏的夕陽中漫步,跟你平靜地說說話。其實腿傷早好了,隻是害怕丟掉拐杖就失去了你的攙扶。”我看見母親的眼圈紅了,我的心也濕潤了。原以為吵了幾十年的夫妻之間哪裏還有愛情可言,它原來就深深地藏在父親的拐杖裏。
第二天,母親精心地收藏好那支彌補了裂痕的拐杖,在溫馨美好的夕陽中,又和父親走在了屋外那條小路上。父親步伐穩健,麵帶笑容。而母親的手,正攙在父親的臂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