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回味無窮的深沉愛戀(9)(1 / 3)

當他開始交上壞朋友以後,他就沒有再去看弟弟,他知道弟弟並不認識他。他雖然覺得和那些朋友一起出去玩,是一件很爽的事,可是他不希望弟弟知道有這麼一個哥哥。在我們開始練琴之前,趙鬆村又說:“李老師,我不是說過嗎?我弟弟命比我好。如果我小時候就進入了孤兒院,今天我就不會在這裏了。”

聖誕節到了,今年,輔育院請孤兒院的孩子們來共同舉辦聯歡晚會,我和王胖子也參加了。各種表演過後,壓軸是大合唱《你愛不愛我》,在台上,首先由輔育院的趙鬆村演奏長笛,這次他沒有將這首歌吹成傷感的調子。接著是獨唱,而獨唱的居然是他的弟弟趙鬆川,在場隻有我、王胖子和哥哥趙鬆村知道他們是兄弟,獨唱完了,大家一起站起來合唱。我注意到趙鬆村在弟弟獨唱的時候,眼淚已經流出來了。大家合唱的時候,他沒有唱,一直在擦眼淚。

合唱完了以後,弟弟趙鬆川又跑到他哥哥那裏,他天真爛漫地說:“大哥哥,你的長笛吹得真好聽,應該親親我。”趙鬆村彎下身來親親他,並從他頸上拿下那個媽媽留給他的十字架項鏈,掛在弟弟的脖子上,他弟弟被這個動作愣住了,可是仍然大方地謝謝他的哥哥,走下台來。

這次,我和王胖子有點忍不住了。在回家的路上,王胖子對我說:“我終於懂得什麼叫‘命好’了,‘命好’就是小的時候,隻碰到了好人,沒有碰到壞人。我小的時候,沒有錢念一般高中,而是去念高職,也無法念大學,可是我一直沒有碰到壞人。如果我小的時候就碰到壞人,我一定也會學壞的。”

我說:“王胖子,你說的有道理,可是命仍然可以改變,如果我們這些好人多和他們做朋友,他們就不會變壞人了。”

王胖子同意我的說法,他說看起來,趙鬆村的命已經改過來了。雖然外麵很冷,我們仍然感到溫暖。

極小的事,溫暖的心

◎文/星竹

一個能終身讓利的人,哪怕就是讓小利的人,實際上也非得是一個胸懷博大,充滿愛心的人。

意大利的瓊·撒西,因自小家境貧寒,九歲時不得不退學,跟母親在一所學校邊上開設了一間文具店。因為店小得隻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賺不了多少錢,隻能簡簡單單地維持生活。可母親卻拿出一大瓶膠水,供學生們在買信封、貼郵票時白用。

在當時,這瓶膠水,瓊和母親得用一天的時間才能賺到。瓊很不理解。母親卻說,極小的事,有時反而會讓人感到溫暖,隻有讓人感到溫暖,才能做好生意;就是不做生意,能讓人感到溫暖,也是件好事。

不久,母親又拿出一個轉筆刀,供學生們白用。那時轉筆刀剛剛問世,多數學生還買不起,就都到小店來削鉛筆,幾天時間,轉筆刀就會壞掉。母親就再拿出一個。

瓊和母親開的小店,利潤微薄,卻總能讓人感到溫暖和親切。幾年後,瓊長到了十五歲,覺得自己該幹點什麼了。意大利曾是個自行車較多的國家,瓊便在自家的小店前,修起了自行車。這是瓊自己第一次創業。

瓊準備了一些氣門芯,供前來修車的人白用。別家修車,氣門芯都是要花錢的,隻有瓊是白送,這很讓人驚奇。學生們寧可多跑幾百米,也要來這修車。

若幹年後,瓊開設了自己的私人快遞業務。別家的快遞公司,郵件包裝都要收取費用,而在瓊這裏,簡單的包裝都是免費的。瓊比任何快遞公司都賺得少,但瓊很快就贏得了人心。

瓊沒有讀過幾天書,卻愛上了文學。二十九歲時,他接手了一本即將倒閉的《快樂生活》雜誌。這類雜誌當時在意大利有十幾家,競爭十分激烈。瓊沒有辦過雜誌,但瓊知道隻要有好稿子,讀者就會買賬。於是瓊開始征集好稿。別家的雜誌在征稿啟事上,價錢標得都不低。一般都注稱:好稿。600元以上。

瓊也是這樣注稱的。按說沒有任何新意和競爭力。但一年過後,瓊接手的《快樂生活》雜誌,發行量卻直線上升,到了第三年,已經在意大利排行前三了。原因是,《快樂生活》給讀者提供的好稿最多,讀者公認《快樂生活》是一本最好的雜誌。原來,別家定的稿費標準雖然很高,但實際付給作者的卻是最低的底線。高稿酬隻是一個誘餌。隻有《快樂生活》才是真正以稿論價,能給20元的,就要給到30元,走的都是上線,好稿自然源源不斷,雜誌的銷量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瓊實施的手段,從大的方麵說,仍然屬於小事,但瓊的做法卻讓人感到真誠,溫暖。人們是在向溫暖靠近。

瓊在三十九歲時,又接手了一家汽車經銷店。瓊接手時,讓員工們做好準備,先賠半年錢。誰都知道瓊是最能賺錢的人,可他宣布的卻是賠錢。瓊的對外發布,更是讓車市一片嘩然:凡是來本店購車的,本店一律送內飾。瓊是整個意大利第一個如此賣車的人,也是全世界首創賣車送內飾的人。不到半年,瓊的店開始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