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事業,最好的補品(1 / 1)

職業業績和事業業績是一個人的兩種業績:職業是養家糊口的工具,是生存的通行證;事業是你的愛好,興趣和樂趣,是活著的價值和意義!

將職業和事業合在一起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從事的職業同時又是你熱愛的事業,你會把所有的精力與興趣投入你的職業和事業上,你廢寢忘食卻笑容滿麵,累卻快樂著!

如果人們把職業當成事業,就會發現,事業是最好的補品和最親密的戀人。

比爾?蓋茨心中的最佳員工是這個樣子的: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滿懷熱情,當他對客戶介紹本公司的產品時,應該有一種傳教士傳道般的狂熱!

總之,把職業當事業來做,事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能使我們積極麵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工作越幹越有勁,人越活越年輕,道路越走越寬廣,生活越來越美好。

職場中最為常見的一則借口是:我沒有條件去實現我的理想,我的現實條件不允許我全力以赴地追求我喜愛的事業。

很多人大學畢業以後,經過幾次頻繁的換工作,30歲之後,漂泊的心才安定下來。不妨問自己:我這樣能做成什麼呢?我們常犯的錯誤是:每次隻要去別的公司能賺到比現在公司更多的錢,忍不住就欣然前往。很多人忙到現在,雖賺了些小錢,生活得到了些許改善,可是卻一事無成。在任何一個行業中我們都沒有打下堅實的根基,培養起自己的資源。返回頭來看,當年曾並肩戰鬥過的同事,許多都在原來的領域成名成家了,我們卻隻是改善了夥食標準而已。

也許我們一直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也許我們已陷入了一種無休止的跳槽中。在這種慣性的驅使下,一個人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很難持續長久地幹下去,每過一段時間,當新工作的新鮮感消除後,人就開始變得提不起精神來,對日常工作的瑣碎重複、按部就班失去熱情和耐心,總幻想著另一份工作會更適合自己,更有吸引力,於是就開始新的尋找。在這種周而複始的惡性循環中,最終卻一事無成。

坦率地說,在現在的職場中,有一些員工將工作僅僅當成一門養家糊口的、不得不從事的差事。許多人認為,我出力,老板出錢,等價交換,誰也不欠誰的?他們沒有一絲創新的熱情,而是像老牛拉磨一樣,懶懶散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是想“熬啊熬,直到熬成了阿香婆”,便自以為功德圓滿。

人們做出急功近利的抉擇也許是由於經濟上的窘迫但一個想有所成就的人一定要在心中弄清楚:自己適合於做什麼,哪個領域哪個崗位才是自己終生事業所在。

現實生活確實是很殘酷的,所以也就難怪成功者少而失敗者眾了。

幸運的人能夠找到一個很好的職業並為之終身奮鬥,不那麼幸運的人,總是被命運安排錯地方,他們總是不斷的跳槽中尋求屬於自己的理想職業!當然很多人職業的錯位是與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的,所以,在計劃改換門庭時,不妨認真考慮一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觀察一下公司,拷問一下自己的心靈與心態,弄明白自己究竟要想追求什麼樣的工作和生活。

這個問題弄明白以後,我們就應該選準一個行業堅持幹下去!也許在開始的時候或某些階段,經濟上的收益並不令人滿意,但隻要是興趣所在,這一行真的適合自己,就應該不為眼前所動,咬牙堅持下去。人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會成為明天成功的基礎,隨之也會步入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如此這般,日積月累,成功是必然的,它可能早一天來,也可能晚一個月到,但無論遲早,它肯定要來。

做事情也許隻是解決燃眉之急的一個短期行為,做事業則是一個終生的追求。

做事情還是做事業,想法不一樣,行為也就不一樣。什麼樣的花結什麼樣的果,人的行為決定人的命運。盡心盡力,則公司的前景必定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