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留學(1 / 3)

是誰說的?失戀像感冒。不用看醫吃藥,就靠熬。時間夠長,一定會好。

可是,這些年,馨雨一直沒好。

她沒有一日不想起他……

好在留學生活十分緊張。

一到美國,先在波士頓的社區學校上課,同時大量參觀、臨摹和設計。

春天的時候,申請哈佛。寄出成績和作品集等。人在當地,麵試方便許多。

哈佛建築,最看重申請者的藝術設計思維。馨雨的設計作品如同其人,充滿靈氣。同時又凸顯實用、節能、創新等理念。

春末便接到錄取通知。秋天正式入學。

開學前在學校附近找房子。認識了關詩茜(qian,四聲,和“倩”發音一樣)。

第一次見到她時,一個高大英俊的中國男生正在跟她搭話。

那男生自我介紹,姓甚名誰,來自國內一線大城市,哈佛博士,還有一年畢業,等等,等等。

詩茜那張美麗的臉上似乎滿是崇敬。是嗎?真的嗎?哎呀,哎呀。

男生自我感覺良好,頻頻點頭。最後問她:“你呢?”

詩茜簡短地回答:“我是湖南人。”

那男生不識相,竟然接著問:“湖南哪裏?”

詩茜一臉無辜:“湘西農村。你看過《湘西剿匪記》沒有?就是那裏。”

“哦……”那個男生皺起眉,一時不知說什麼。

馨雨心裏覺得好笑。一下子喜歡上詩茜。

第一眼她便看出,詩茜是低調的奢華。她的衣服並不華麗,但透著高貴。她背的是一個黑色鱷魚皮皮包。她的太陽鏡是普拉達……可惜,那個男生有眼不識。

詩茜也一眼看出,馨雨低調高貴,大氣沉著。

兩人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

詩茜也學建築。不過,她比馨雨大兩歲,讀設計院研究生一年級,是馨雨的師姐。

詩茜聰明漂亮,氣質幹練優雅。長沙出生,小學隨父母搬去上海。父母聽著像是某大集團的領導。馨雨和她之間有默契,不會刻意隱瞞,也不會仔細打聽。詩茜知道馨雨的父母似乎是部隊上的高官。

詩茜為人豪爽。讓馨雨想起若清。不過,她和若清又有所不同。若清是開朗。詩茜是潑辣。可能因為家庭背景與閱曆,詩茜別有一種飛揚與瀟灑。

以後的日子,兩人無所不談,真正開心。學業上,詩茜給馨雨很多幫助。生活上,詩茜對馨雨十分照顧。馨雨幾次謝謝她,她都笑著說:“女人不對女人好,還有誰對女人好?”

認識的第二年,波士頓博物館有大型畫展。兩人相約同去。

一個一個展廳漫步,一幅一幅展品欣賞。偶爾低聲討論。心情十分愉悅。

突然看到角落裏的一幅小畫。畫中一個男人,悠閑地站在一棵小樹旁。仿佛在等人。畫的視角是他的背影。黑色的外套。一隻手背在後麵,手裏拿著一朵火紅的玫瑰。他的滿懷期盼、激動與欣喜在他清瘦的背影上盡現。

馨雨的心仿佛突然被一隻大手捏緊。往下,看見畫名:《不見不散》。眼淚不由自主,嘩地下來。

詩茜嚇了一跳,忙問:“怎麼了?”

馨雨搖搖頭,說:“沒什麼。”眼淚卻越來越多,怎麼也止不住。

詩茜拖她到一旁坐下。等她哭完。

半天,馨雨才停下來。告訴詩茜:“我曾經約了人。不見不散。我等他一晚。他沒有來。他選擇了別人。”

詩茜知道,學校裏追求馨雨的人一直不少。敢表白的都是高大挺拔,才華橫溢的大好青年。可是馨雨從不動心。除非學習需要,她極少應酬。問她,她說不想浪費時間生命,她有正經事要做。

今天才知道,原來她曾經蒼海。

詩茜開導她:“人來人往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一般,是自然現象。不能強求。”

馨雨同意。中學就讀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隻是明顯沒有讀懂。到了大學,一如既往,對人對事持天真態度,並且強求。最後導致受傷。

老人常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可是,如果有選擇,誰會願意遭受那麼大的痛苦折磨,去獲取那些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