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細胞增多-肌痛綜合征類似毒性油綜合征隻是後者不發生肌肉痙攣,並且也必須與嗜酸細胞性筋膜炎、嗜酸細胞增多性綜合征、血管炎及進行性係統性硬化症(全身性梗化病)相區別。
四、矛盾性栓子
由下肢靜脈係統的栓子經未閉卵圓孔引起中風,此種情況多年前即已知道並非新鮮,但近年來顯然較前增多。1988對55歲以下有缺血性中風而心髒檢查正常的60例成人作超聲聲學造影,發現有中風者40%卵圓孔未閉,而100例對照組隻有10%孔未閉。此種病人用靜脈造影或血管超聲多普勒可發現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吐對等建議凡有缺血性中風、無心髒病證據但超聲心動聲學造影卵圓孔未閉並有下肢靜脈血栓證據的患者,應服用抗凝劑。若抗凝治療無效,應考慮外科手術阻斷腔靜脈後手術未閉卵圓孔。
五、麥角引起心髒瓣膜病
偏頭痛是常見病,麥角胺製劑常用於預防及治療此種苦痛。長時間服用過量麥角製劑(口服或栓劑)可發生心內膜纖維化及嚴重心髒瓣膜病。
60年代晚期即認識到這種情況,但近年來受到了徹此的重視。心內膜纖維化包括累及二尖瓣乳頭肌及腱索,同時發生二尖瓣、主動脈瓣及三尖瓣纖維化。但瓣膜病變的顯微鏡下表現與風濕熱或類癌引起的有所不同。
麥角引起瓣膜病患者常被誤診為風濕性心髒病。因主動脈瓣返流、二尖瓣返流及二尖瓣狹窄為此種情況的常見後果。對於晚期病例的處理可能需要換瓣術。
對於任何長時間服用過量麥角製劑的病人應仔細隨訪心髒雜音的發生及瓣膜增厚的超聲心動征象。如發生上述任何一種情況,應停服麥角。
六、原發性抗磷脂綜合征
抗磷脂綜合征可見於紅斑性狼瘡及其它疾病。在無其它疾病證據的病人中也可發現抗磷臘抗體(原發性抗磷脂綜合征)。
原發性抗碟脂綜合征的患者可發生主動脈瓣或二尖瓣返流及微血管病變。皮膚及心髒活體組織檢查可顯示內皮活化及血栓而無動脈炎症的證據。患者可發生中風及心肌梗塞。
七、毒性油綜合征
1981年在西班牙第一次認識到這種疾病。
由於攝入價格便宜的毒性油引起西班牙流行病才發現肺動脈高壓的另一個由“環境”引起的原因。
毒性油綜合征早期的特點為肌痛、嗜酸細胞增多及肺部症狀。大約1/5病人發生肺動脈高壓。雖然多數病人肺動脈高壓可以消退,但也可進展到發生右心室肥厚及死亡。
此種情況的引起被認為是肺動脈內皮細胞受損害所致。這種情況類似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及肌痛-嗜酸細胞增多綜合征,但在毒性綜合征中不發生肌肉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