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概況
斯坦福大學和世界其他著名學府相比還是個年輕的後起之秀。她創辦於1885年。1891年開始招生時,隻有教職員17人,學生559人,其中本科生465人,研究生20人。它的曆史比東部各名牌大學都短,比哈佛大學建校晚250年。
斯坦福大學的發展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曆史機遇。19世紀是美國的創業年代,教育得到很大的發展,當時西部閑散土地很多,如有人興辦大中小學教育,政府為其所辦學校撥地作為辦學不動產。在這樣的基礎上,斯坦福大學發展成為今天的占地8 800英畝(約32平方千米)的宏大校園。這樣的規模10倍於中國的清華大學。1916年該校已建成26個係,並有125人組成的學術委員會。但那時斯坦福還是一所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地方學府。學生也多為富家子弟,傳統的學習課目和教育方法是那時的流行治學方式。
行政管理
斯坦福是所私立大學,在管理行政上與美國其他私立大學大同小異。最高權力機構是董事會,學校資金及財產保管、預算的擬定、校長的住宅,以及有關政策性決定,都在董事會的權限之內。
作為一所高等院校,校長是全校最高行政負責人。他下麵有幾位副校長,分別負責教學與研究、財政、發展、醫務及公共關係等業務。在副校長中,以負責教學與研究的教務長最為重要,校長不在時,校務由其代理。在他下麵是各個學院院長和研究機構負責人,院長以下是各係主任。一般來說,各部門職權是有清楚規定的,在其職權範圍內,每一部門都有相當大的獨立自主權。1950年,華萊士·斯特林任校長,弗萊德裏克·特曼任副校長兼任教務長,在此之前,特曼於1946年回到斯坦福時任過工學院院長。特曼任內對“矽穀”——斯坦福工業區的崛起起到重大作用。“休特利——帕卡德”公司(即惠普公司)是矽穀的先驅,正是眼光遠大的特曼教授大力扶持了惠普公司的創始人——兩位斯坦福的年輕學子。如今的惠普公司已成為舉世聞名的公司。
一戰期間,聯邦政府科學顧問布什博士在其著名的“科學——無止境的疆界”報告中,提出“培養經過科學訓練的人才,依靠各大學、學院、研究院的科研力量,發展國家科技水平”。大力主張“大學不是象牙之塔,而是應用研究開發中心,工程教授一定要與科研、企業界保持密切聯係”。布什博士不僅培養、任用了弗萊德裏克·特曼這位使斯坦福在以後歲月中大放異彩的傳奇人物,而且對包括斯坦福在內的一大批理工大學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1948年斯坦福已成立了7個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斯坦福大學發展了一係列新事物,像著名的工學院的教學、規模、質量及內容都發生了根本變化,各係重點轉移到研究所和開發中心。在這10多年中,這裏培養的博士比學士還要多。
發展曆程
如果說一所大學的發展有其漫長過程,而像斯坦福這樣的名牌大學,其發展更有獨特的富於啟示的軌跡。20世紀40年代後期,斯坦福大學麵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學校地位。教員理應是學校的核心,學校質量主要取決於教員水平及其研究成果,關鍵是高薪聘請名教授。對於一所私立大學來說,辦法是有的。學校擁有的土地雖然曾由斯坦福家族規定不得出售,但是華萊士·斯特林和特曼將土地出租給一些工業公司開設工廠,建立起影響深遠的
科研與工業生產相結合的高級技術工業區。1951年成立了斯坦福工業區,在美國,這種做法當時也是十分大膽獨特的,特曼自己稱其為“秘密武器”。以後的發展證明,大學可以成為基礎研究的主要承擔者,而且是跨學院研究的主要陣地;大學可以在管理政府設立的大型科研中心方麵發揮重要作用(例如設在斯坦福的世界最大的理論物理粒子直線加速器實驗室),而且大學科研對發展地區科技工業及研究的重要作用是決定性的。斯坦福大學率先使大學科技研究與工業企業聯合,這件事本身也可以壯大學校實力,擴充必要、急需的資金。這對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無疑是巨大而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