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開始,斯坦福大學利用租地款所得收益,高薪從東部各大學聘請名教授,學術水平逐步提高,步入美國第一流學校行列。1976年粒子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的SPEAR研究組被授予諾貝爾獎。1977年,電氣工程係和計算機係被評定為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居全美第二學術地位。1978年來自世界各地的80餘名物理學家在斯坦福舉辦了SLAC星期講座,使斯坦福大學的基礎研究聲名遠揚。
到了20世紀80年代,斯坦福工業區早已發展成為聞名全球的“矽穀”,不僅成為美國和世界其他高技術工業區的榜樣,而且也為學校發展提供了大筆財政收入。僅預付的租地款總額就已遠遠超過斯坦福家族當初捐贈的2 000萬美元。1981年後,學校租地所獲得的收人每年達600萬美元。由於斯坦福大學令人矚目的成績,眾多的大企業爭先恐後地資助這所大學,它們從學校實驗室獲取的利潤難以估計,學校有了充裕的資金,教學科技研究水平也大提高。斯坦福大學對高等教育界的吸引力也與日俱增,大批優秀人才湧人這所學校。20世紀80年代中期,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已達1 200餘人。學校充分注意到發揮教授們的重要作用,設立了由教授們組成的各種委員會,來共同處理校務。而學校的許多政策和規定其實都是先由教授們決定,然後由校長報告董事會通過執行的。斯坦福大學的發展說明,學校需要資金,一所普通的地方學府如果試圖躋身名牌大學之列,沒有資金是不可想象的。辦法有兩個:時間與自己的努力。一句話,要有遠大眼光。
社會讚譽
1987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會同“卡內基基金會”向全美1329所大學校長發出調查問卷。其中65.5%的回卷認為,斯坦福大學的各項綜合指標堪稱第一。這所大學的成就,令美國和世界各地的人們思考,一所大學的地位提高要靠什麼樣的素質呢?一位外國訪問學者認為:眾所周知,斯坦福大學的工程科學課程是十分著名的,任何在重新考察其工程科學課程的學校都可以從密切注視斯坦福大學所做的事中得到應有經驗。早在20世紀最初的20年間,斯坦福大學就開始進行了工程方麵的研究。電機工程係著手研究高壓工程;到20世紀30年代,在無線電方麵也有過研究項目。1939年斯坦福大學在美國率先開設為時一年的西方文明課程,賦予傳統的核心課程以新的內容。學生在這門課上探討文理教育的意義、人和社會的性質及人對自身及自我經驗的解釋。1945年後這類課程在美國全國各校開設,包括哈佛大學在內。該校從20世紀80年代初恢複了列入課程表達35年之久、而在20世紀70年代被放棄的幾門西方文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