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2 / 2)

廟裏隻有兩個人,一個老和尚,一個小姑娘。一個老的似乎隨時會死去的老和尚,一個紮著馬尾單眼皮的小姑娘。

廟裏隻有一座佛,一座九尺三的釋迦摩尼佛,一座連外麵鍍的銅水都斑駁了的釋迦牟尼佛。

對於北安鎮的百姓來說,去京城朝拜國教的真武大帝,遠不如去蘭若寺燒香來的實惠,一座百丈三十的真武,與一座九尺又三寸的如來,均是圖個心安就好,在北安鎮百姓口袋裏那少的可憐的香火錢麵前能差多少。更不要提去京城那想到就頭疼的距離。

是以蘭若寺雖然香火不旺,但是維持老和尚和小姑娘的溫飽足夠了。

去的人多了,北安鎮也知道了那個叫陳蘭若的小姑娘是老和尚撿來的,單眼皮,而且似乎還不大說話。北岸鎮少有百姓家裏有餘糧能大方的再負擔起一個小姑娘。是以也沒有人提出想領養她。

“其實蘭若住在寺廟,有觀音娘娘保佑也挺好。”有大嬸在門口搓曬幹了的玉米,閑聊的時候說出不知從哪聽來的觀音娘娘道。

“哪是娘娘,我看廟裏的那個佛像是個男的。”另一位剛搓完一筐又起身換了一筐的大嬸接口道。

“是嗎,改天再去拜的時候去問問老和尚。”

“先忙完手裏的農活再說吧,你也不知道從哪聽來一個觀音娘娘。”其餘幾位因做著同樣農活而聚在一起的大嬸說道。

日子就是這麼簡單如白開水一般,不到沸騰的時候根本看不出它的溫度。

北山山巔的那塊菱形巨石散發出的金芒越來越盛,直至再無一絲青芒。

北安鎮有個出名的瘋子,叫十二。雖然出名,但是沒人知道他是哪裏來的,似乎有蘭若寺的時候他就憑空出現了。

十二每晚都睡在鎮裏的大道上,天亮後就討口飯坐在胭脂鋪門口,邊吃邊說著一些不著邊際的胡話。

“天要下雨啦,快回家收衣服啊。天要下雨啦,快回家收衣服啊。”正是豔陽高照的時候十二又開始亂說話了。

小鎮裏的胭脂鋪比不得京城,一晌午過去了仍未開張。

胭脂鋪的掌櫃王三香倒是習以為常,吃罷中午飯擺張搖椅端著壺茶坐在了十二的旁邊。

“十二,你又胡說了,看這日頭哪像有雨的樣子。”

“天機不可泄露。”十二衝著胭脂鋪的老板神秘一笑說道。

“就你也能知道天機。”王三香哂道。

“來,把你那個破碗拿過來,我給你嚐嚐我這壺桂花茶。”王三香端著茶壺向十二遞過來的破碗裏麵倒上了半碗茶。

十二一飲而盡。

“牛飲啊,牛飲,茶不是這麼喝的。浪費啊,浪費。”王三香年約五旬,膝下並無子女,每天出來找十二說說話倒也成了他一大樂趣。

看到十二不接話,他端起茶壺衝嘴裏倒了一口茶,咂咂嘴,

“好茶呀,好茶。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到大街前。”王三香滿意的讚道,然後自顧自的哼著小曲,在搖椅上閉眼晃了起來。

浮生若夢,世人知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