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投董卓狼子認父,謀臧張妖狐遊說
上文書中細表呂布呂奉先在同鄉李肅的遊說之下,準備投誠董卓以謀發展,刺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可見,付饒亂世之中,爭權牟利者,無不用其極也!殺兄弑父,在所不惜。是此,何苗之輩,非勇武之人,被人誅殺,也不枉然;呂奉先之流勇冠三軍,萬人難敵,麾下三千鐵騎更是驍勇善戰,何人能誅?故可長生,受梟雄所眷顧也!
次日,呂布拿著丁原丁建陽的首級,來見李肅。李肅見呂布當真殺了丁原,知道自己立下大功一件,自然喜出望外,便引領呂布徑往中軍大帳,覲見董卓。
董卓聞報,麵露喜色,馬上命人置辦酒宴,親自攜帶李儒、李傕、張濟、郭汜、樊稠等人出帳相迎,其仗勢十分宏大。見到呂布,董卓先行屈尊施禮,拜道:“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此番做作乃是李儒之前示意董卓,道呂布乃是世間驍將,眼高過頂,須以情誘之。故董卓方如此為之。
見董卓欲求自己,屈尊而至。呂布大驚,急忙伸出雙手納扶董卓入內,坐於帥案之後的繡墩之上,方撩衣跪倒,口中說道:“布往昔眼目無光,不識公之偉岸,竟欲傷公,多有罪孽。幸公不以為意!可見公與布之厚愛。布定當肝腦塗地,守護公之左右,以報公之厚愛!當下布有不言之請。公若不棄,布請拜公為義父。”呂布此番心知自己討殺董卓,多有罪襲,生怕董卓記恨,故今日借董卓之興致,乞言之,以為後計。
董卓聞言,隨即一愣,但是轉瞬變臉大笑:“奉先如此真誠,老夫若要推脫,豈不有傷汝之心矣?然,老夫膝下無子,納你為子,正好了卻老夫一樁心事!來,我兒快快起來說話!”
呂布聞言方才起身。
二人如此這般,倒是氣到了旁邊一人。誰?董卓的第一智囊李儒李文才。李儒在一旁見呂布拜董卓為父,心中醋意大發,暗罵呂布狼子野心,弑前父以求此父,可謂古今之絕版。但見董卓之意,便知此事已做定論,也不多言,木然站立一旁。
董卓雙手扶在呂布肩上,左右端詳,但見呂布勇猛之軀,那是越看越喜!隨即喚來兵士,取來金甲錦袍賞賜於呂布。
遂遣眾人入席。李傕、張濟、郭汜、樊稠等人皆眼饞於呂布所受寵,但受製於自己武力不如人。於是乎,酒席之間,四人頻頻向呂布和董卓進酒,進言祝賀二人。
時過二三,眾人方酣飲而散。呂布所部盡歸董卓。隻餘丁原所遣往雁門押運軍糧的臧霸、張遼二人所部三千軍馬未歸。
京師此番變故,可謂朝夕相異。然,漢末時期,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外地諸侯又有幾人得知此事?即便知曉,怕也過去了半年數月之久,一切早已成舟,孰人可撼之?
如是乎,董卓敢手握重兵屯京師,攝天子以霸朝綱。今又得虎將溫侯呂布,其羽翼已成,京師眾人孰人敢與之相抗?亂世保命,莫不忍氣吞聲,龜縮做人。朝中百官莫不如此!
然,有一例外之人——益州牧劉騫。早在數月之前,他暫窺天機,料定朝中必亂,便設耳目遍布各州,以觀天下。作為漢庭心髒之所在的京都洛陽,更是他關注的重點。早派大將廖化,率人潛於洛陽市集之中,早晚打探消息。雖兩地相隔千裏,但是有快馬相遞,到也可以在幾日之內到達。
且說,劉騫得知何進發檄文調外兵之事後,便令關羽總領益州軍政之事,他帶著劉備、典韋和張飛攜十員大將趕至上庸關,以防變故。
接到呂布弑父丁原的信報後,已經是事情發生後的第四天了。
“這個呂奉先真是狼子野心,竟然弑父投賊!”張飛看到信報氣得咬牙切齒的說道:“當初,我們咋沒有看出來這廝是如此三姓家奴?若讓我見到這廝,定然將他斬殺!”
“人之所向,非我等所能左右也!”劉騫從張飛手中拿過信報,低頭看了看,突然笑著說道,“信報所說,丁原部下十之三四盡歸呂布,餘者解散;隻剩臧霸、張遼所部,前往雁門壓糧未歸。此乃天賜良機,我軍又可新增兩員猛將也!馬上傳信報給廖化,務必遊說二人歸降。”
“若是廖化前去遊說二人,到有幾番成效。畢竟廖化在我軍中有‘妖狐’之稱,其巧舌已不在裴安裴元紹之下了。”劉備接言說道。
劉騫馬上傳出信報,責令廖化擇機說服臧霸和張遼二人,暫時留守洛陽,以作後用。
話說,臧霸和張遼統兵三千前往雁門收糧,往歸。
這一日,臧霸和張遼統兵行至並州與直隸交界之處的萁關,見天色已晚,便安營紮寨,暫做休息。
入夜時分,有兵卒前來稟報,營外有人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