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公孫磐河戰袁紹,李儒矯詔使韓遂
再說袁紹禍嫁公孫瓚,謀得冀州七郡:中山國、常山郡、渤海郡、趙國、清河郡、巨鹿郡、廣平郡。
公孫瓚自北平起兵,大軍剛過涿郡,便有探馬來報:“稟報主公,韓馥已經迎接袁紹入城。冀州已然全部落入袁紹手中。”
公孫瓚聞言,不由得怒自心頭起,火在腦中燒,“啪”的一掌拍擊在身前帥案之上,罵道:“袁本初妄為四世三公之後!竟做如此卑鄙之事!”
他這是叱責袁紹得到冀州沒有派人前來履行之前的約定。不過,他和袁紹共同討伐冀州之事,不也是非常卑鄙之舉?
其麾下大將嚴綱進言道:“主公,不若派人前去迫其履行前約。若其忘約,主公在興兵不遲。”
公孫讚聞聽,才把怒火壓了一壓,言道:“也罷。仲良賢兄,你便往那袁紹處走一趟如何?”
公孫越領命,往冀州信都而去。
袁紹聞信報,公孫瓚堂兄公孫越前來。便知為冀州事而來,他便問計謀士逢紀和沮授。
沮授言道:“彼所願分冀州之事也!主公不予,則生戰亂;予,則失土地亦失威望,後難成大事!”
“入我之手,焉有白白送人之事?””袁紹憤憤然說道。
“主公見那公孫越,隻需告知需見其兄,以言推脫,使其退去。然遣兵半路截殺,隻需詐作董卓之人便是。”逢紀在一旁獻計。
袁紹從其言,使人約見公孫越。
公孫越見到袁紹,禮畢,分賓主落座之後,言道:“公與吾弟相約共取冀州,然今冀州已入君之手,因何忘約?”
袁紹笑道:“某不曾忘記前約。然需伯珪兄親自前來,共同商議此事方可!難道汝能代替公孫伯珪不成?”
“既然如此,某便回幽州,告知吾弟便是。”公孫越聞聽,便告辭欲歸。
袁紹親送其出門,看著公孫越遠去的背影,冷笑道:“區區堂前小吏竟敢與某爭奪冀州之地!真是自不量力!”
公孫越自信都馳出,不半日便到博陵地境,見日近正午,欲尋村落覓食。忽見道旁閃出一彪軍馬,攔住他們的去路。!
公孫越勒住馬兒絲韁,厲聲問道:“汝等何人?竟敢光天化日之下,攔路行凶?”
為首一人“咯咯”直樂:“小子死到臨頭,還大言不慚!某等乃是董丞相家將是也!汝等家主,夥同曹操兵圍洛陽,已然死罪。今日便去了你的性命,好向丞相請功。”言畢,幾百人頓起弓箭,箭矢雨潑般射向公孫越等人。
頓時將公孫越便射殺當場。行凶之人見公孫越等人皆倒下不動,便上前看來公孫越的首級,方才遠去。
待行凶之人遠去,死人堆上慢慢地爬起一個人。四下裏看看,確定沒人,此人方才站起身來,見旁邊還有幾匹隨行的馬匹尚在,便拽過馬兒絲韁,翻身上馬,急遁而去。
一日後,公孫瓚的營中。
“什麼?仲良賢兄被害?何人如此大膽?”公孫瓚看著身前跪著的那名下人,厲聲問道。
“主公,那日我家主人與袁紹見麵,袁紹並不歸還我等土地,讓我家主人回來請主公您前去與其親自交談。我家主人無奈隻好返回。誰知剛到博陵,便被一隊軍馬所害。雖然這對軍馬聲稱是董卓手下。然我看他們行凶之後遠去的方向乃是袁紹信都的位置。”那名送信的下人說道。
“袁紹誘我起兵攻韓馥,他卻就裏取事;今又詐董卓兵射死吾兄,此冤如何不報!”公孫瓚奴火燒天,立刻下令起兵,“嚴綱、嚴政,馬上起軍出征。”
遂公孫瓚盡起本部兵馬,殺奔冀州而來。
公孫瓚引軍進入冀州之地,早有流星探馬報知袁紹。
袁紹營中監軍沮授言道:“公孫瓚麾下有支騎軍甚是勇猛,雖不如征西鐵甲騎,但是可與並州鐵騎相提並論。傳言,公孫伯圭本好白馬,屢乘白馬以破敵虜,虜稱之為‘白馬將軍’。故其選精銳三千,精乘白馬,號曰‘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主公可遣善於對戰騎兵的鞠義將軍,引領我軍精銳大戟,定可破其軍。”
袁紹從其言,宣召鞠義,布置任務。
逢紀在一旁見沮授出謀被袁紹采納,亦不甘落後,急忙獻計道:“敵軍盡起幽州之兵,不過兩萬餘。主公可以三萬步兵結成方陣正麵迎敵,再使顏良、文醜二位將軍各領五千餘兩翼相應,定可不日破敵。”
袁紹亦從其言,遂自領主將,沮授、逢紀參謀軍機,鞠義為副將統領中軍三萬;顏良為主將統領騎兵五千為左翼,文醜為主將統領騎兵五千為右翼,引兵出信都,往北迎戰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