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隔江劃界據東吳,丞相回都請遷都
話說周瑜得知剛剛征伐占領的桂陽、零陵二郡竟然全部得漢軍收複,方知自己算漏了諸葛亮已經收複蠻方、攻下了交州。為了保存實力,他果斷下令使大軍回防長沙。
周瑜乃是謹慎之人,害怕諸葛亮半路設伏攔截,使十萬大軍以前後、左右、中五部齊發之魚麗陣型向長沙進發。
然而諸葛亮知道周瑜此人極為聰慧,早已斷定其回防必然嚴謹。遂使大軍在其回防路的必經之路相距四裏之遙的竹木山上潛伏,隻等周瑜大軍路過……
果不其然,周瑜大軍自此經過,咋見路旁山上旌旗飄擺,呐喊如雷,周瑜急忙使大軍停止前進,遣探馬前去打探。
那探馬向前打探,竟遇一人相待。其言道:“江東的朋友,汝休要再往前行。前方乃是我漢朝秦王之子、征西將軍關平麾下十萬大軍在此送周都督一程而已。此有書信一封,乃是我朝左丞相諸葛先生送與你家都督的。請拿好!”
言畢,將一封書信送給那東吳探馬。
東吳探馬接過信,竟欲前行。卻見其人身後又出數人,攔住去路,言道:“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汝休要使吾等難做!快快退去!”
東吳探馬隻得撥馬回去。
周瑜接過探馬呈上的書信。隻見信中如此寫道:“周公瑾,汝不思王化,擁立孫策為吳王。豈不與袁公路、袁本初同罪?今略施小計,以示薄懲。汝可舉目四望,竹木山上盡布我漢朝十萬大軍為汝送行。汝返歸江東,切記說服汝主孫策早遞降書,歸順天朝,尚有汝等歸途!切記、切記!漢左丞相諸葛亮手書。”
周公瑾讀罷,連聲怒斥:“諸葛村夫,欺人太甚!氣煞我也!氣煞我也!”言畢,狂噴數口鮮血,染紅白馬頸部,昏昏然欲倒馬下。多虧身旁諸將相救,亦是過了好半天,方才救醒。
周瑜緩緩醒來,已經無法乘馬。諸將遂使車駕前來,送周瑜入內。
周瑜知道,此時自己尚不能昏迷,遂強大精神,使老將軍程普暫領軍馬大權,火速前進。程普領命,遂驅使大軍加速前進。
軍馬欲過竹木山,但聽前方一陣炮響,一哨兵馬從岔道口駛出,攔住大軍去路。為首一員青年將官,頭戴翻天獅蠻盔,身穿赭綠袍,外罩亮銀镔鐵連環甲,掌中一柄虎頭斷金槍,稍顯稚嫩的臉上透露出一絲絲成熟,一鬥青綠色的披風在身後隨風呼啦啦的抖動。
東吳前軍統帥黃蓋看到敵軍乍現,急忙勒住戰馬,將一雙鐵鞭一擺,使大軍停下。老將軍策馬來到陣前,高聲喝道:“來將何人?”
“漢秦王世子、征西將軍關平是也!”來見把大槍一擺,言道:“黃公覆,江東隻餘你等老將,尚能戰乎?”
黃蓋聞言大怒,“黃口小兒,便是汝父關羽到此,老夫亦可一戰!”
黃蓋乃是昔日孫堅麾下四大戰將之一,文韜武略為孫堅多有建功。以其年紀尚長於關羽,現年已近六十,依舊在孫策駕前為將,他聽到關平如此言說,豈能罷休!
老將軍拽出雙鞭,便欲邀關平一戰。
其實關平引兵相攔,乃是為了印證一下周瑜是否有恙!諸葛亮深知周瑜自視甚高,此番先是丟掉桂陽、零陵二郡,又使書信羞辱於他,定然使其暗火自傷。故遣關平引精兵一部前來試探。
關平正欲交戰,江東軍中有人前來,攔住黃蓋。
黃蓋回身觀看,乃是程普前來。
但聽程普言道:“關將軍莫非欲與某等一絕雌雄乎?”
“非也!”關平笑著說道,“某前來欲見汝家都督周公瑾,有一物相送。”
程普聞言,臉色大變,稍後又恢複原狀,遂言道:“周都督目下有事,難以脫身。不知老夫可否代勞。”
關平早得諸葛亮叮囑,遂言道:“周都督不便,交由程老都督又有何妨?”言畢,遂將一個包裹使小校送上。
見程普接過包裹,關平向著黃蓋一笑:“黃老將軍,若是日後吳主歸漢,吾父定然樂意與汝一試高下!告辭,後會有期!”言畢,他帶著一眾兵馬隱於山間。
程普見關平等失去蹤影,遂使大軍繼續趕路。他則提著包裹回到中軍。
有人要問,如此時機為何不盡起伏軍將東吳這支大軍殲滅呢?其實數十萬的大軍交鋒,豈能夠那樣輕易取勝?殺敵上千,自損八百。諸葛亮心中明白,此時尚不是沒絕周瑜的時機。而周瑜氣短之人,又豈是自己的對手?
如何操縱?孔明心中早有算計。
在程普等人的護送下,周瑜回到長沙,臥床不起。程普沒有將關平所送包裹呈遞給周瑜,而是和黃蓋、韓當一起,打開包裹觀看,竟是朱治的首級。旁邊還有一封信,同樣盡是滿侮辱詆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