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深明大義(7)(2 / 2)

3月12日早晨,敵副官假惺惺地要請榮策吃飯,被榮策嚴詞拒絕了,但敵人沒有死心。晚上,他們把榮策帶到團部,榮策雖遍體鱗傷、疼痛難忍,但他仍堅強地挺著腰板走。一進屋,那個副官假獻殷勤,對榮策說:“請坐!請坐!”榮策理也不理,怒目環視四周。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來到榮策麵前,哈哈大笑說:“好啊,你這個小孩長得確實不錯啊,這樣吧,我看你年紀小,又聰明能幹,以後就給我當個勤務兵吧。”榮策滿腔怒火,他猛地闖到尚其悅跟前說:“呸!我是共產黨兒童團長,死也不給國民黨幹事。你這個團長當不多久了!等我們大部隊回來抓到你,我還要審訊你呢!”尚其悅的臉刷地變了,凶相畢露地尖叫著:“好厲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嗎?”榮策正言厲色地回答:“為什麼不想活?是你們不讓我活!”尚其悅氣急敗壞,歇斯底裏地對士兵下令道:“把這個窮人頭拉出去,槍斃!”

3月13日早晨,榮策見到了榮環哥說:“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訴我媽媽,不要難過,革命是勝利的。”

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變,烏雲壓頂,北風怒吼,古老的四方台大廟前變得殺氣騰騰。人們立刻意識到劊子手要行凶了。在敵人的押送下,謝榮策昂起頭,神色自若、步履堅定地登上廣場中的一個小土台上。尚其悅騎著馬來到榮策麵前說:“怎麼樣,謝團長,你不怕死嗎?”榮策慷慨激昂地說:“怕死就不參加兒童團!我們的軍隊一定會打回來,共產黨一定會給我報仇!”敵人無計可施,凶殘地下了毒手。罪惡的子彈打響了,年僅16歲的謝榮策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故事感悟

自古英雄出少年,英勇少年非無淚,不灑敵人前。鋼筋鐵骨男兒軀,舍生豪情為國捐,革命注入年輕的血,是把乾坤轉。

◎史海擷英

謝榮策的身後殊榮

1949年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遼中縣委員會追認謝榮策為革命烈士,將他的遺體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園,並為謝榮策立了紀念碑,碑上刻著:“謝榮策小烈士千古!”

1984年3月,中共沈陽市委決定,進一步修建謝榮策烈士陵園。10月13日,謝榮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麵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陽市委第一書記李濤同誌題寫的“少年英雄謝榮策”七個大字,寄托著人們對烈士的懷念和哀思!

◎文苑拾萃

就義詩

劉國鋕

同誌們,聽吧!

像春雷爆炸的,

是人民解放軍的炮聲!

人民解放了,

人民勝利了!

我們——沒有玷汙黨的榮譽,

我們死而無愧!

……

就義詩兩首

朱也赤

(其一)

為主義犧牲,為工農死節。

不負天地生,無汙父母血!

(其二)

愁雲慘霧罩南粵,誌士成仁飛赤血。

浩氣長存宇宙間,耿耿丹心昭日月。

就義詩三首

張錦輝

(其一)

不怕死來不怕生,天大事情妹敢當;

一心革命為窮人,阿妹敢去上刀山。

(其二)

打起紅旗呼呼響,工農紅軍有力量;

共產黨萬年走天下,反動派總是不久長。

(其三)

窮苦工農並士兵,希望大家要齊心;

打倒軍閥國民黨,何愁天下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