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拾萃
東北抗日聯軍
東北抗日聯軍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支英雄部隊,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後方,他們14年的艱苦鬥爭牽製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他們可歌可泣、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是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寧死不屈精神的集中體現。
少年英雄謝榮策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陳輝
謝榮策(1931—1948),少年時期就參加革命活動。1948年遼中縣解放後,謝榮策擔任茨榆坨村的兒童團長,參加了土地改革鬥爭。1948年3月11日,謝榮策在掩護幹部和群眾轉移時被國民黨騎兵團抓走。他麵對凶惡的敵人毫無畏懼,英勇鬥爭,不幸被敵人殺害,年僅16歲。
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開始戰略性反攻。尤其是東北各線進軍更是神速,打得國民黨部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村裏地主老財紛紛逃往沈陽。鄉親們如久旱盼甘露一樣的心情,盼望著共產黨、解放軍的到來。12月18日,解放軍主力部隊開進了茨榆坨村,謝榮策在小夥伴們的推選下當上了村兒童團長。
1948年春天,駐遼中一帶的人民解放軍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部署,陸續開往前線。龜縮在沈陽城裏的國民黨軍隊妄圖打通遼沈要道,命令一個騎兵團乘機對遼中東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帶進行騷擾。在這嚴峻時刻,剛滿16歲的謝榮策經過鬥爭的鍛煉,更加成熟起來。他不顧疲勞,日夜堅守戰鬥崗位,同敵人進行英勇鬥爭。
一天,謝榮策和武裝隊長肖洪義正在農會屋裏擦槍,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陣陣槍聲。不一會兒,有人向農會報告說,從沈陽城竄出來的那股騎兵已經到了四方台,正沿著公路向茨榆坨村撲來。謝榮策和肖洪義不顧個人安危,掩護農會幹部、土改積極分子和兒童團員安全撤出農會後,倆人才分頭離開。與謝榮策同時離開農會大院的還有他的堂兄謝榮環,哥倆直奔謝家墳走去。當他們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崗時,被國民黨騎兵發現,敵人追上後,槍口對準他們凶狠地叫嚷:“你們是不是兒童團?快說!不說實話就崩了你們!”謝榮策不慌不忙地說:“我們是學生。”一個國民黨騎兵不耐煩地說:“學生?管他幹什麼的,帶走。”於是,榮策和榮環被敵人捆綁著拴在馬韁上,帶到村子裏。
地主宋四環聽說國民黨軍隊進村的消息後,穿上長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門。當他看見榮策被匪軍捆綁著時,幸災樂禍地走了過去,提高嗓門對院子裏的匪兵說:“哎呀?這不是我們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兒童團長謝榮策嗎?”宋四環的一句話,驚動了那些正在院子裏、屋子裏搶東西的匪兵,一個個像惡狼似的向榮策撲來。一個敵軍官瘋狂地叫嚷:“把這小子帶進來,給我打!”幾個匪兵把榮策推進屋,抽一陣皮鞭。榮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地大罵敵人。當天下午,這夥騎兵押著榮策回到團部駐地四方台村。
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以為榮策年紀小,隻要稍用嚴刑就可以從榮策口中得到我軍情報,酷刑一招接一招。“你們的部隊上哪去了?你們那幫窮人頭子都跑到哪去了?”敵副官惡狠狠地追問。榮策瞪著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敵人咆哮著:“來人,夾他手指頭!”敵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夾住榮策的十指,榮策用盡全力反抗著。一會兒工夫,榮策的臉變得蒼白,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寧死不屈。敵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謝榮策,你到底是說還是不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著又是一陣皮鞭落在榮策身上。殘暴的國民黨騎兵團長見榮策不怯陣,便耍起軟招。當天晚上,狡詐的副官假惺惺地裝出一副笑臉,拍著榮策的肩膀說:“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紀應該放聰明點,幹嗎要跟共產黨跑呢?”榮策理直氣壯地大聲說:“是共產黨救了我,我就要永遠跟著共產黨,死也不向你們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