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盡管我們就生活在這個星球上,但放眼望去,地球上到處充滿令人迷惑之處:從它的誕生,到生命的出現,曆次物種大滅絕,可怕的百慕大三角,讓人類匪夷所思的UFO,海陸的變遷,破壞力驚人的地震、海嘯,各式極端的氣候現象以及日益頻發的病毒傳播,讓人不禁思考:我們所居住的行星是否被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控製著?

地質學家為什麼會在高山的石頭中發現了魚類的化石?

你見過自然彎曲的石頭嗎?

恐龍為什麼在短時間內突然滅絕,這樣的事件會發生在人類的身上嗎?

動物真能預知天災,大難臨頭跑得快?

現在,由於溫室效應,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步變暖,平均氣溫上升,那麼,為什麼說還有可能有第五紀冰川期呢?第五紀冰川期來臨,意味著地球又要進入一個冰川廣布的可怕地質年代嗎?

假設有這種可能,即海洋的水能被排出,而且會被某種特大事故排空,那麼,令人難以置信的無數的和各種非同尋常而又令人驚訝的海怪就可能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神奇的地球隱藏著無窮的秘密。

盡管我們今天的科技水平已經相當發達,但還是有太多的迷惑。事實上,現代科技所獲知的東西越多,科學家們便發現,不知道的東西反倒更多了。科學家很厲害,能製造原子彈,能發射環繞地球的衛星,能登上月球,但是人類在實驗室裏卻不能利用化學物質合成一個哪怕是最簡單的生命。但一隻螞蟻卻可以。在大自然麵前,在科學麵前,人類知道的還很有限。

本套叢書籌備2年,采訪了25位科學家,語言平實但又不違背科學探索的精神。對於不能判定的事情,作者給予了“探索式”的回答,而不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這種嚴謹的科學精神,能夠培養孩子在對待很多問題上的“求實”精神。

本套叢書內容通俗易懂,知識不深,要寬度,不要深度。運用了地質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海洋學等方麵的常識。本書希望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擺脫記憶知識的枯燥,讓學習知識成為一種愉快的過程,讓他們在獵奇和疑問中推開科學的大門,對於科學知識的普及具有重大意義。快樂中學習科學、學習知識,這不正是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所要努力的方向嗎?這本書,可以說在這方麵進行了大膽的嚐試。

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聽科學家侃侃而談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他們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好像什麼都懂?可別被他們唬住了,科學家並不是什麼都懂。要真是那樣,他們就不用做什麼實驗了,一天到晚蹺著二郎腿坐著就行了。實際上,我們的科學家還有很多疑難沒解決,還有很多不知道或不理解的問題。

請把這些問題記在心裏,努力地學習,用飛揚的青春擁抱科學的理想,學科學,愛科學,立誌做科學家,把自己變成一個知識廣博的人。這是所有編者的一個小小心願!也是我們編著此書的初衷。

在這裏,要感謝我的母校中國地質大學,以及為本書默默奉獻的諸位作者、編輯人員,還有在資料整理和對外聯係過程中不辭辛勞的張俊傑同學。本書中部分內容引用了一些知名科學家的文章或科研成果,有很多沒有來得及拜訪或由於聯係方式的原因沒有拜訪,在這裏一並表示感謝。

第一章 謎一樣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