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地球上的水從哪裏來?(1 / 1)

盡管人類已經有了航空母艦,我們的科考船一直在大洋上遊弋,南北兩極也留下了人類的足跡。但對於海洋,現代人所知還甚少。假設有這種可能,即海洋的水能被排出,而且會被某種特大事故排空,那麼,無數令人驚訝的海怪就可能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大家好,我是山姆教授。在這本書裏,我想跟你們探討一下關於海洋和它的居民的故事。

關於海洋,我想你們並不陌生。很多同學可能就生活在海邊,經常看到大海呢!但是,山姆教授要說的是,你真的了解大海嗎?你知道大海深處都有什麼嗎?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大海裏的水是從哪裏來的呢?

好吧,我們就從這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吧,探討下關於海水的來源。

科學家說,原始的地球並非如我們現在所見的鳥語花香,四季分明。它最初是一個火球,當它逐漸冷卻,蒸發到空中的氣體形成了雨水降落回地球表麵,形成原始海洋。有了水,生命得以萌動和發展,可以說世間萬物源自海洋。

火山活動中總是有大量水蒸氣伴隨岩漿噴溢出來。地球上的水在開始形成時,不論湖泊或海洋,其水量不是很多,隨著地球內部產生的水蒸氣不斷被送入大氣層,地麵水量也不斷增加,經曆幾十億年的地球演變過程,最後終於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江、河、湖、海。

然而,對於這個觀點,人們的認識卻是有分歧的。

早先人們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固有的。當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來時,這些水便以結構水、結晶水等形式存在於礦物和岩石中。以後,隨著地球的不斷演化、輕重物質的分異,它們便逐漸從礦物和岩石中釋放出來,成為海水的來源。例如,在火山活動中總是有大量水蒸氣伴隨岩漿噴溢出來,一些人認為,這便是從地球深部釋放出來的“初生水”。

然而,科學家們經過對“初生水”的研究,發現它隻不過是滲入地下,然後又重新循環到地表的地麵水。況且,在地球近鄰中,金星、水星、火星和月球都是貧水的,唯有地球擁有如此巨量的水。這實在令人感到迷惑不解。

有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至少大部分的水,不是地球固有的,而是由撞入地球的慧星帶來的。因為從人造衛星發回的數千張地球大氣紫外輻射照片中發現,在圓盤狀的地球圖像上總有一些小斑點,每個小黑斑大約存在二三分鍾,麵積2000平方千米。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斑點是一些由冰塊組成的小慧星衝入地球大氣層造成的,是這種隕冰因摩擦生熱轉化為水蒸汽的結果。從照片還可估算出,每分鍾約20顆小慧星進入地球,若其平均直徑為10米,則每分鍾就有1000立方米水進入地球。

自地球形成至今46億年中,將有23億立方千米的慧星水進入地球。這個數字顯然大大超過現有的海水總量。因此,上述觀點是否正確,還有待驗證。

另一些科學家相信水是地球固有的。雖然火山蒸汽與熱泉水主要來自地麵水循環,但不排除其中有少量“初生水”。

如果過去的地球一直維持與現在火山活動時所釋放出來的水蒸氣總量相同的釋放量,那麼幾十億年來累計總量將是現在地球大氣和海洋總體積的100倍。所以他們認為,其中99%是周而複始的循環水,但卻有l%是來自地幔的“初生水”,正是這部分水構成了海水的來源。

地球的近鄰貧水,是由於其引力不夠,或溫度太高,不能將水保住,更不能由此推斷地球早期也是貧水的。

說法還有很多。但是山姆教授還是比較讚成火山水蒸氣形成說。你呢?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