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麵形態就在不斷發生變化。岩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
這裏,山姆教授要說的是,雖然地殼變動有時進行得很激烈、很訊速,有時進行得十分緩慢,難以被人們察覺。但地殼變動一直在廣泛地、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懸崖上岩層斷裂的痕跡、采石場上彎曲的岩層、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殼變動的信息。可以說,地殼變動無所不在,地殼變動形成的地球變化千奇百怪。
根據日本科學家的近期發現,在日本東南、距東京大約1800千米的太平洋海底,有一塊特異的地形,形狀看起來非常像肚臍。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大約1.5億年前海底地殼變動的結果。
有科學家介紹說,這個地形存在於約6500米深平坦的海底,高低相差大約1000米,直徑約100千米,呈圓形,形態仿佛人的肚臍,所以科學家們把它稱為“太平洋的肚臍”。
據推測,它是1.5億年前海底地殼變動的結果。它最初應該是誕生在如今秘魯附近的海底,在岩漿從地下噴出、地殼擴大的過程中,由於兩個海底板塊的相互作用才促使它移動到現在所在的位置。
對於這一看似普通的地殼運動,科學家們卻認為,這種海底地形是極其特殊的,它清楚地說明了遠古時代地殼變動的複雜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