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誰在海底綻放——發光的海底(1 / 1)

如果山姆教授問你,你知道哪些動物能發光嗎?你可能馬上能答出來,螢火蟲啊!那麼,山姆教授再問你,你知道大海裏有什麼動物能發光嗎?如果你沒有答上來,那麼我來告訴你。

當船員們夜間航行於海上時,會發現白天平靜的海麵突然熱鬧起來,五光十色的光斑如同焰火;伸手不見五指的大洋深處,曾經被認為是生命禁區的地帶,也同樣是光彩熠熠、五色斑斕。漂浮的海光、熱鬧的“燈光秀”、暗藏殺機的“燈誘”海洋,尤其是海底,並不是那麼幽暗深邃,反倒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正是這樣一群生物,它們堪稱光的藝術家;它們,就是海洋發光生物。

日本富山灣的海麵,每年3~5月都因為這種海洋動物而散發迷人的光芒,這就是“螢火蟲魷魚”。棲息在海洋中層帶的螢火魷隻能勉強算作深海生物,但它們有著深海生物的特點——可以發光。

螢火魷的主要發光器長在觸手尖端,它們用這些明暗閃爍的光來吸引獵物,然後用強有力的觸手抓住獵物。不僅如此,螢火魷還能用整個身體出演一場精彩的“燈光秀”,它的身體覆蓋著許多微小的發光器,可以協調一致地發光,或者交替發光構成各種夢幻般的圖案,這場表演可不是為了引誘獵物,可能是它們在同伴間傳遞重要信息。

磷蝦是一種很有名的浮遊動物,是南極海洋中須鯨的主要食物,被稱為海洋中的蛋白質。磷蝦的眼柄腹麵、胸部及腹部的附肢基部都具有球狀發光器。

海洋中還有很多發光細菌。在這些發光細菌的生物體內,有一種熒光素和氧結合、生成氧化熒光素,其化學反應所產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因此就發出了光。海洋發光細菌多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中。它們大多是以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長在魚、蝦、貝、藻等生物體上,為這些魚、蝦、貝等提供了新的光源,使它們更有利於覓食和驅敵。一個瓜水母發出的光可讓人在黑暗中看清人的麵孔;長腹縹水蚤發的光能力也很強,可以利用它的光在輪船甲板上讀報。

另外,許多真菌、甲殼類動物、昆蟲以及海鳥等都會發出生物光。在非洲的沼澤上,就有一種會發光的熒烏,其頭部長著一層會閃閃發光的硬殼,其亮度相當於兩瓦燈泡的亮度,當地居民把這種烏捉來養在鳥籠裏,夜行時當手電筒用。

海上水生物發出的光都是“冷光”,在發光的同時,沒有輻射熱能的消耗,因而生物發光的效率是很高的。普通電燈泡(白熾燈)通電時,灼熱的鎢絲約把7%~13%的電能變成了可見的光,其餘電能成了不可見的光和熱。而生物光幾乎能將化學能百分之百地轉變為可見光,為普通電光源效率的幾倍到幾十倍。

長期以來,人們就巧妙地利用這種生物光為自己造福,比如:漁民們利用海光尋找魚群,識別暗礁、淺灘、沙洲和冰山等。由於生物光源沒有電流不會產生磁場,因而人們可以在這種光流的照明下進行消除磁性水雷等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奇妙的生物冷光將進一步為人們所認識。有朝一日大規模應用冷光,各種各樣不輻射熱的發光牆或冷光發光體會相繼誕生,必將引起人們生活領域的一場偉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