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十月胎教方法(3)(1 / 3)

所以,孕婦一定要學會自我克製。首先認識到早孕反應是為了讓母親準備一個讓胎兒成長的環境所最早產生的正常生理變化,有了正確的認識,就會用正常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情,從而穩定自己的情緒。其次孕婦應該學會自己調控心情,如凡事要往好處想,不要生氣,不要著急,要往別處想,離開不愉快的情境,轉移注意;坐下來,跟自己說話,相信有辦法解決,說話慢一點,平和一些,逐漸使心情平靜下來;把眼睛閉上幾分鍾,什麼都不要想,全身放鬆,按摩頭部和太陽穴;或到附近草木茂盛的寧靜小路上散步;還可以將自己置身於歡樂的人群中,使自己的情緒受到積極的感染,從中得到快慰;聽聽自己喜愛的樂曲,翻翻自己喜愛的書籍,想一想未來小寶寶的模樣等。總之,盡量做一些令自己愉快的事情,使心情舒暢,才會對寶寶有利。

另外,孕婦的丈夫及家人也應該理解和體諒孕婦,盡量為她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解除其顧慮,豐富孕婦的精神生活,轉移其注意力,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利於胎兒的健康成長。

營養

胎兒在母體中生長發育需要的所有營養都隻能依靠母體供給,營養是決定胎兒生命力的基礎。專家研究證實,人的腦細胞絕大部分是在出生前分裂形成的,在懷孕的第二個月,受精卵開始發育,第10—18周胎兒腦細胞增殖達第一次高峰,也就是神經係統和人體的係統功能發育的基礎階段,為了保證胎兒大腦的良好發育,孕婦此時應該特別注意及時補充足量的優質蛋白,為胎兒大腦的發育打基礎。孕婦的營養不足,胎兒則可能發育不良,這是理所當然的結果。若胎兒的需求不能及時由母體供給,則可以奪取母體本身的營養,導致母體產生骨質軟化、貧血、營養不良等症狀。若孕期營養不良,產後乳汁分泌必然不足,嬰兒得不到充分的母乳,則是更大的損失。

在妊娠的第二個月,有些孕婦會因孕吐而吃不下東西,並且擔心胎兒是否會營養不夠。妊娠初期胎兒生長緩慢,但母體體重通常每日也要增加1克左右,對營養的要求增高,但不是很高。所以不要勉強自己進食,假如為了胎兒,勉強吃下含有鈣質或蛋白質的食物,效果也不大。隻要能盡量吃些清淡爽口的食物,就不致影響胚胎發育。想吃的時候就放心的吃,稍微改變飲食習慣,如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並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麵包、餅幹、牛奶、稀粥、果汁、蜂蜜及新鮮水果等。湯類和油膩食物特別容易引起嘔吐,所以吃飯時孕婦不要喝湯、喝飲料及吃油膩食物。避免吃過甜或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辛辣食品。孕婦要有充足的水分,咖啡和紅茶不可飲過多,因為咖啡或紅茶內含咖啡因,會妨礙胎兒腦部或其他器官的細胞分裂,對各器官的發育也會有影響。孕婦要少吃糖,因為妊娠第七周胎兒的乳牙胚開始形成,如果服用過量的糖會大量消耗母體的鈣質,從而不利於胎兒的牙齒生長和鈣化,如出現牙齒先天發育不良,不但牙冠形態可發生永久性異常,而且抗齲能力也會下降。嘔吐嚴重的孕婦,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時口服維生素B6和維生素C。孕吐和心情有密切的關係,丈夫要關心體貼妻子,夫妻兩人一起到外麵享受一頓氣氛好的晚餐,也許會令妻子食欲大增。

在此期間還要注意的是,葉酸是胎兒中樞神經係統發育所必需的,尤其是在妊娠最初幾周內更為需要,體內不能儲存葉酸,並且妊娠期間葉酸的排出量也大於平時的好幾倍,所以重要的是每天都要適量供給葉酸。新鮮的、深綠色多葉蔬菜是葉酸良好的來源,但要蒸著吃或生吃,因為經過烹調後,大量維生素會被破壞。不要食用經過高度加工過的食品,如罐頭食物及各類袋裝食品,加工過的食品常常含有大量脂肪以及不必要的防腐劑、香料及色素,購買前仔細地查看標簽,要選擇沒有人造物質或者這些成分的含量非常低的產品。不要食用小賣部出售的熟食,也不要買事先烹調過的在市場出售的肉類以及可以即食的家禽食品,因為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傳入胎兒體內的細菌,會對胎兒的生命造成危險。

由於此期會出現早孕反應,故在飲食上也有特殊的要求,下麵介紹幾種緩解妊娠反應的食譜:

橙子煎:取橙子用水泡去酸味,加蜂蜜煎湯頻服。

甘蔗薑汁:取甘蔗汁加少量生薑汁,頻頻緩飲。

葡萄藤煎:取幹葡萄藤用水煎服。

柚子皮煎:取柚子皮用水煎服,連服數天。

枇杷葉蜜:取枇杷葉洗淨,在火上稍烤,抹去絨毛,加水煎取汁,兌入蜂蜜服用。

生薑米湯:取生薑汁數滴,放入米湯內,頻服。

牛奶韭菜末:牛奶煮開,調入少量韭菜末服用。

紫蘇薑桔飲:蘇梗9克,生薑6克,大棗10枚,陳皮6克,紅糖5克,煎水取汁當茶飲,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