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十月胎教方法(10)(1 / 3)

數胎動。從懷孕的第五個月起,胎兒就有了明顯的胎動,此時孕婦可通過計數胎兒的胎動次數來判斷胎兒狀態。正常情況下胎兒12小時的胎動應在30次以上。孕婦及家人可於每天早、中、晚各計數胎動1小時。一般情況下,胎動早晨少,中午稍多,晚上更多,可將早、中、晚各1小時的胎動計數之和乘以4作為12小時內胎動數。如果12小時內胎動次數累計低於20次,則為異常。少於10次就是胎兒危險的信號。胎兒死亡往往發生於胎動停止後的12~48小時。所以,一旦發現胎動減少,須立即就醫。胎動異常也可用於異常胎兒的診斷,如某些畸形的胎兒往往胎動不活躍。

聽心音。妊娠5個月後,使用各種心音聽診器在孕婦腹部子宮的適當位置便可直接聽到胎兒的心音。胎兒的心音呈雙音,第一音和第二音很接近,有節律規則,近似“嘀答”聲。一般胎心每分鍾跳動120~160次。聽心音的方法是孕婦排尿後仰臥床上,兩腿伸直,家人直接用耳朵或木聽筒貼在孕婦腹壁仔細聽。在妊娠24周前,心音的位置多在肚臍下正中或稍偏左右,孕24周後,胎心音多在胎背所在側。每日可聽一次或數次。每次數1~2分鍾。如果胎兒的心髒跳動過快或過慢或音調低弱,快慢不規則,則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

量宮底。一般在妊娠8周時,宮底剛剛超出恥骨。到16周時,宮底位於恥骨和肚臍之間。20~22周時,宮底達到肚臍的水平。28周時,位於肚臍和胸骨下端之間。32~34周達到劍突下1~2橫指。測量的方法是孕婦將尿排淨,仰臥躺下,用卷尺緊貼腹壁,從恥骨聯合量到子宮底的長度即為子宮增長的高度,每周測量1次,通過與正常值相比較,如果發現連續2周沒有變化,須立即去醫院。

測腹圍。從妊娠16周至足月,平均腹圍增長21厘米,每周增長0.8厘米。懷孕20~24周時,腹圍增長最快,懷孕34周後,腹圍增長速度減慢。測量的方法是用尺繞腹部最大處一周測得的結果。腹圍也可反映胎兒的發育情況。

量體重。孕婦的體重包括自身體重、胎兒、胎盤和羊水的重量。一般來說,妊娠1~12周,孕婦體重增加2~3公斤,妊娠13~28周,增加4~5公斤,妊娠中後期,每周增加約0.45公斤。妊娠期間平均增加11~13.5公斤,孕婦應該自這個月起每15天測試1次體重,每次測試時應空腹,並將身上所穿衣物重量去除。孕婦體重的變化對胎兒的發育有重要的意義。增加過快或不增加都表明有異常,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產前檢查

這個時期,孕婦應該到醫院做第一次產前診斷檢查。產前診斷是指在胎兒出生前應用各種先進的科技手段,采用影像學、生物化學、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技術,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發育狀況。例如,觀察胎兒有無外形畸形,分析胎兒染色體核型有無異常,檢測胎兒細胞的生化項目和基因等,對先天性和遺傳性疾病做出診斷,以便進行選擇性流產。

但並不是所有的孕婦都必須進行產前診斷,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必須要進行產前診斷: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生育過染色體異常兒的孕婦;夫婦一方有染色體平衡易位者;生育過無腦兒、腦積水、脊柱裂、唇裂、齶裂、先天性心髒病患兒者;性連鎖隱性遺傳病基因攜帶者;夫婦一方有先天性代謝疾病,或已生育過病兒的孕婦;在妊娠早期接受過較大劑量化學毒劑、輻射和嚴重病毒感染的孕婦;有遺傳性家族史或有近親婚配史的孕婦;原因不明的流產、死產、畸胎和有新生兒死亡史的孕婦;本次妊娠羊水過多、懷疑有畸胎的孕婦。

為了將來出生的寶寶聰明、健康,產前診斷是很有必要的。

丈夫需要做的事

從妊娠中期開始,胎教對胎兒的健康成長就更為重要了,這時的丈夫應該和妻子共同尋找正確的胎答方法,與妻子一起對胎兒進行正規的胎教。所謂的胎答就是媽媽或爸爸向在母體內的嬰兒進行對話的一種胎教,就好像孩子就在眼前一樣與孩子說話。胎兒對爸爸的聲音很敏感,作為胎教音樂的推薦音樂,古典音樂也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爸爸要經常和胎兒說話,給胎兒講故事或為胎兒唱歌,從下班的時候“爸爸早點回家”開始作起,以後話題就越來越多了,偶爾的唱一首歌或讀一本童話書都是不錯的胎答。雖然剛開始的時候不是很習慣,但進行幾分鍾的胎答後,就能感知預備爸爸和媽媽的心情,談話的時候輕輕的撫摸著肚子會更有效果,達到一定的月數後,胎兒就會對爸爸的嗓音有感應。

此期是胎兒大腦迅速發育的時期,因此這時爸爸的胎教就顯得格外重要,此時應開始正規的胎教。最好的胎教莫過於孕婦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平和的心態以及胎答,同時還要關注胎教節目,學習正確的胎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