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孩子說話可能吐字不清、咬音不準,不要急於進行糾正,更不要嘲笑,以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情況一般在4歲以後就會逐漸得到糾正。
社交能力訓練與潛能開發
2歲以後的孩子在社會交往能力方麵有了較快的發展,做遊戲時能夠遵守規則,按照要求做各種遊戲;做操時能站縱隊,聽到口令時會做立正、看齊、踏步等動作;能夠和小朋友一起玩兒集體遊戲;會和別人交談自己的事情。
過家家
訓練目的: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回憶起平時生活中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情景,發揮性地運用到自己的角色中,使自己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及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具體方法:
準備一個玩具娃娃,同時還要準備一些娃娃的生活用品,如小桌、小椅、小櫃、小電話、小餐具等。
玩遊戲時大人可參與到遊戲中充當某一角色,並示範性地教給孩子怎樣玩兒新的玩具,講解各種玩具的名稱、用途、特征以及外形特點,認識各種娃娃用品。孩子就會模仿父母平時對自己的關照,利用眼前的物品,給玩具娃娃喂水喂飯,哄玩具娃娃睡覺,把著玩具娃娃的雙腿,讓玩具娃娃進行大、小便等。孩子一旦掌握了玩具的基本用途和方法,就會舉一反三,創造性地使用各種玩具。
平時大人應多帶孩子外出,開闊眼界,豐富生活內容,提供觀察想象的場所和機會。孩子接受的信息越多,想象力和模仿力就越強,“過家家”遊戲的內容就越豐富。
非常提示:市場上玩具娃娃的種類很多,“過家家”用的娃娃最好是選擇用塑料製作的,四肢能活動、能坐能站的娃娃。娃娃身上的衣服能穿脫,這樣便於洗滌和消毒,也便於讓孩子學習穿脫衣服。
交明友
訓練目的:通過讓孩子接觸同齡的孩子,與同齡的孩子交朋友,讓孩子學習與人交往的能力,逐步增強謙讓、忍耐和與別人合作的能力。
具體方法:
利用請小朋友進家或帶孩子走出去的辦法,讓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觸。剛開始時,孩子還可能顯得膽怯,這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走進別的小朋友中間,並在旁邊看護著,但不要參與和幹涉。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可以給予一些幫助。當孩子發生摩擦、發脾氣開始吵鬧或做出危險動作時,要進行製止和正確的引導,但不要去責怪哪一方,要知道這時期孩子還不能很好地和別人相處,他們是在學習和別人相處。在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兒時,要引導孩子學會與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品,引導孩子學習別的小朋友的長處,教育孩子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的小朋友。在和小朋友玩兒的過程中,學會控製自己的願望、行為,學會和別的小朋友協作,知道自己太任性、太好強的話,大家就不喜歡和他玩兒。如果孩子能表現出良好的行為與人相處時,要給予表揚,孩子因此會感到自豪、愉快,強化孩子以良好行為學會和別人相處。可以讓孩子和稍大一些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樣孩子會學習大一點孩子的語言、操作、交往的能力,對發展孩子的能力很有幫助。
非常提示:當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能力後,要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兒,否則孩子總和父母與家人相處在一起,學習不到與別人相處的能力,以後進入幼兒園就不能很好地和小朋友們相處。
兒童感覺統合訓練與潛能開發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剖腹產的孩子在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缺乏必要的觸覺和本體感覺的鍛煉,雖然他們的智商不受影響,甚至大都很優秀,但是,容易產生情緒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笨拙等問題。對於剖腹產出生的孩子,我們要注意加強以下幾個方麵的訓練:
·大腦平衡功能的訓練:剖腹產出生的孩子走路不穩,不避危險,容易跌倒,對其主要是通過感覺統合訓練來進行矯正。通過讓他們走直線、走平衡木、蕩秋千、做旋轉遊戲等,促進大腦平衡功能的發展。
·本體感的訓練:剖腹產出生的孩子對自己的身體感覺不良,身體協調性差,動作磨蹭,寫作業拖拉,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語言表達障礙和尿床等問題。為促進這些孩子本體感的發展,要經常翻跟頭、拍球、跳繩、遊泳、打羽毛球,既可以促進孩子本體感的發展,又可以開發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