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提示:最好的辦法是帶孩子到戶外,讓孩子在沙地、泥漿、草地、、碎石子地上做遊戲。這對孩子的觸覺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第一點是家長不要怕孩子弄髒了衣服、弄髒了手而不讓孩子玩兒這種遊戲,要鼓勵孩子玩兒,要與孩子一起玩兒,以激發孩子的熱情。玩完以後要及時給孩子洗手和換洗衣服。第二點是要保護好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沙或泥土吃到嘴裏去或弄到眼睛裏。三是女孩子玩這種遊戲的時候,不要穿開襠褲。
洗澡遊戲
訓練目的:通過戲水對孩子進行觸覺刺激的訓練,是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溫來強化孩子的肌膚神經,可以促進其觸覺信息的調適。戲水適用範圍廣,方式多,在感覺統合訓練中的效果最好。
具體方法:可用蓮蓬頭噴射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也可以讓孩子浸泡在浴池中,或在池子裏學習遊泳。可用冷、溫、熱三種不同的水溫,讓孩子分別去試,這也叫做“三溫暖遊戲”。
非常提示:大人要陪同孩子一起訓練,水溫要合適。蓮蓬頭噴射的強度不要太大,要循序漸進。
大籠球遊戲
訓練目的:大籠球遊戲可以豐富孩子的前庭感覺,強化前庭體係功能及身體肌腱和肌肉的張力,調適重力感的信息,促進固有感覺的本體感的發展;同時,孩子可以發揮身體的自我保護功能,練習伸展和保持平衡,對觸覺敏感或遲鈍、身體協調不良和多動的孩子有特殊的療效。
具體方法:
準備直徑60~100厘米的彈性充氣大籠球一個。
俯臥大籠球:讓孩子以腹部為支點,趴臥在大籠球上,頭部抬高,視線向前方。父母抓住孩子的雙腳,配合大籠球的轉動,輕微地前後推拉和左右轉動。前後、左右、快慢的變化,可以豐富孩子前庭的感覺,進行更好的重力感覺調適。
仰臥大籠球:讓孩子仰躺在大籠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父母抓住孩子的雙腳、大腿或腰部,做前後、左右的推動或滾動。為避免孩子排斥此遊戲,一定要先讓孩子做好俯臥大籠球的遊戲,充分熟悉大籠球的重力感後,再進行這項活動。
坐上大籠球:將孩子扶坐在大籠球上,較小的孩子由父母扶著孩子的腰部或手臂,進行前後、左右的轉動。讓大籠球在孩子的屁股下做前後、左右的轉動。也可以扶著孩子的身體,利用大籠球的彈性進行有節奏的上下振動。對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放手,指導孩子扶著牆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身體平衡,移動身體使大籠球進行前後、左右的轉動,或利用自己身體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籠球做上下振動。這項遊戲也要在孩子熟悉俯臥大籠球的遊戲之後進行。
其他方法:一是讓孩子坐在大籠球上,父母協助保持球的穩定,指導孩子雙手平舉或叉腰保持平衡。二是讓孩子坐在大籠球上,爸爸協助其坐穩,媽媽遞球或小圓圈給孩子,讓孩子伸手接球,並將球投入指定的籃子裏,或將小圓圈套在指定的目標上;或者媽媽與孩子做拋、接球的練習,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和運動企劃能力。
另外,還有大籠球壓滾、俯臥大籠球抓東西、大籠球上跳躍等遊戲。
非常提示:進行這項訓練時,父母應首先學習大籠球的訓練方法,按照規定的程序去訓練孩子,這樣效果才會明顯。父母一定要做好安全保護工作,不要讓孩子的頭碰到房間內尖硬的物品。還要注意大籠球的轉動不要太快,讓孩子自己努力去保持平衡,盡量幫助孩子在大籠球上體會、練習如何用手、腳及頭部的運動來保持身體平衡。
時光隧道遊戲
訓練目的:通過時光隧道遊戲的訓練,幫助孩子對自己身體的形象做出較正確的判斷,特別適用對本體感不佳,感覺敏感或遲鈍的孩子。進入隧道時,孩子的頭、手、腳的協調運動,對前庭感覺的調節也有幫助。進出隧道時的光線、聲音的改變,可以增加對孩子的視覺、聽覺的刺激。
具體方法:
在家裏可以用廢舊的中等大小的紙箱做時光隧道。具體辦法是將5~6個紙箱的上蓋及兩邊的堵頭拆掉,然後把它們對接起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彎曲的。
·前進爬入爬出:讓孩子頭在前、腳在後爬進隧道裏,然後從另一端爬出來。
·倒退爬進爬出:讓孩子采用腳在前,頭在後的方式倒著爬進隧道,然後從另一端爬出來。
·拿物爬進爬出:在隧道內放置毛巾、積木、海綿墊等,讓孩子以順著或倒著的方式從一端爬進,拿到指定的東西後,再從另一端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