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認識地球(1)(1 / 3)

給地球拍個全身照

你們會舉出許多例證,證明地球是個圓球:

當發生月蝕的時候,月亮上出現的黑色圓影,就是地球表麵的輪廓。

人們站在岸上觀看從海洋上駛進港口的船隻,總是先看到船桅,然後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說明大洋表麵原來就是一個球麵。

幾百年前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令人信服地證實了地球是個球體的學說。

但是,地球終究太大了,上述所有辦法都不能使人們用肉眼直接看到地球的外形。因為在那個時代裏,人類還沒有辦法使自己離開所居住的地球,再回過頭來,看看地球的外形。這叫做:“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最近二三十年,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人類已經可以把人造地球衛星或載人的宇宙飛船發射到幾百公裏,甚至更高的太空中。

宇航員第一次從太空中看到自己的“家”,真是興奮極了,並通過飛船上的相機,拍下最珍貴的鏡頭——地球的全身像。

在宇航員視野裏出現了什麼呢?

他們確確實實看到一個巨大的球體。雖然嚴格地說,這個球體有點扁,南端還稍微向裏凹下去,北端稍微突起,即所謂的“梨狀體”。但是,這些細微的差別畢竟太小了,宇航員的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在他們眼中,地球仍然是個正球體。

那些高山、盆地會不會影響地球形狀呢?也不會。

我們前麵已經說過,幾千米的高度在這樣大的球體上根本無法被宇航員們覺察出來。

宇航員還看到,整個地球被一層濃厚的大氣包圍著。天空中飄浮著的雲層可以證明大氣的存在。有時,大氣中的雲層範圍很大,景象十分壯觀。比如,如果宇航員下麵正好對準一次熱帶氣旋(在我國叫台風),那麼飄浮在空中的雲層將出現一個龐大的“螺旋”,範圍可以達到幾百公裏。

宇航員可以看到碧波萬頃的海洋和各個大陸的輪廓。宇航員們說,地球曾被叫做“水球”,因為海洋的麵積占地球的百分之七十,這是千真萬確的。在宇航員眼裏,地球基本上被彼此相連的海洋包圍著,而那些大陸隻不過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島嶼。

人們還設計出不載人的地球衛星,專門用來測量地球。衛星裏安裝著各種各樣的先進科學設備,可以在幾百公裏的高空,不停地對地球進行拍照。同時還能把這些照片變成電訊號,用無線電波傳給地麵接收站,最後又還原成一張張地球的照片。

這種照片拍攝的範圍都很大,有一種衛星,一張照片就能照下相當於地球表麵一百八十多公裏見方的麵積。人造地球衛星不停地繞地球旋轉,一百分鍾左右,就繞地球一周,十八天就能把整個地球拍照一遍。

也許,你們以為這些不載人的人造地球衛星的照相機,比不上宇宙飛船上宇航員的眼睛。其實不然。

這些新型的照相設備不但比人的肉眼有更高的分辨力,而且能透過雲層,甚至在漆黑的夜晚還能照樣拍照。

這樣,人類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先進的設備,開始對地球進行更廣泛、更深入的研究。

比如,上麵提到過的熱帶氣旋,因為有了衛星的幫助,人類可以在它剛剛形成的時候就發現它,並且能夠對它的移動速度、移動方向做出準確的預報。

長期以來,對於地球上一些自然條件極端惡劣的地區,諸如浩瀚的海洋、廣闊的沙漠和難以進入的高山高原,人們對它們內部情況了解得很少。今天,有了人造地球衛星的幫助,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比方我國的青藏高原,盡管最近一百多年來,不少探險隊進入這個地區,但始終沒有弄清那裏有多少湖泊。有的湖泊即使被發現了,位置畫得也很不準確。

現在,科學家們利用衛星拍下來的照片,輕而易舉地找到青藏高原上所有的三百多個湖泊,並且把它精確地畫在了地圖上。衛星照片還可以幫助人們尋找礦藏和地下水源,分析農業生產情況,在軍事上,它的作用就更大了。現在,衛星的種類越來越多,探索的領域也越來越廣。

一張看不見的網

地球不但個頭大,而且沒邊兒沒沿兒,到處都是渾圓渾圓的球麵。這就給表示地球上任何地點的具體位置造成了很大困難。

比如要問:“我國上海市在地球的什麼地方?”

你們可能回答:“上海在亞洲的東南部,太平洋西岸,長江入海口的南邊。”

盡管你們回答得這麼詳細,卻仍然不夠精確。亞洲東南部有那麼大,太平洋西岸有那麼長,長江口南邊又有那麼多的城鎮,怎麼能知道上海的準確位置呢?

何況,地球上許多地點附近並沒有明顯的標誌,根本不能用在什麼河流、什麼山脈、什麼大海附近,把它表示出來。

當一艘遠洋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或者一架飛機在遼闊的天空中飛行,它們都要隨時確定自己的準確位置,進而確定自己的航行方向,怎麼能用前麵所說的那種很不精確的方法表示它們的位置呢?

一座城市不論有多麼大,有多少居民住戶,郵遞員總會找到各家各戶的準確地址。人們先把城市分成若幹區、若幹街道,再把每戶編上門牌號碼,隨便你找什麼單位或住戶,隻要知道街巷名稱和門牌號碼,都能很快地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