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濕或者是髒亂的地方,我們總會看見蟑螂的身影,隻要有看見它,立即引起人們的喊打聲一片,可往往卻被它逃脫,原因何在?
在廚房裏,一隻小蟑螂正在爬行。看到這些令人厭的小東西,你一定會抄起一件東西狠狠地向它打去。要是蟑螂在地上爬,你會踏上一隻腳,讓它永世不得翻身。然而,空中地上一陣窮追猛打之後,你一定十分憤恨:“又讓這個壞蛋跑了。”
蟑螂這種異乎尋常而敏捷的逃生術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傑夫裏·柯姆赫經過多年對蟑螂自救機製的研究發現,蟑螂之所以能使自己免遭滅頂之災,是因為它的身體尾部有兩根形似鞭狀的尾刺,表麵有440多根靈敏的感覺絨毛,使兩根尾刺就像“天線”一樣,對空氣極其微弱的運動產生反應。因此,當你舉起手中的拍子,打向蟑螂時,就會產生一股空氣流。蟑螂這種氣流,哪怕是極微弱的氣流都會被靈敏的絨毛感受到。激活與絨毛相連的感受神經細胞,把信號迅速傳到一個神經節上;在神經節的統一指揮調度下,發揮其他神經組織的作用,協調全身各個部分器官、肌肉活動,迅速溜之大吉。
這一切都發生在極短的一瞬間,使你一拍子打下去,總是晚半拍。
傑夫裏·柯姆赫做過這樣的實驗:在蟑螂和青蛙之間放上一塊玻璃,青蛙一見蟑螂就迅速撲上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射出它那強有力的舌頭。要是平時,即使是慌忙逃跑的昆蟲也會粘在青蛙的舌尖上;而這一次,由於玻璃的作用,閃電般射出去的舌頭被玻璃擋住了,蟑螂沒有感受到空氣的流動,若無其事地停留在原地,一動不動。如果用蠟把蟑螂尾刺上的絨毛糊住,蟑螂對迫在眉睫的危險也毫無反應。
這一係列的實驗證明,氣味、視覺、振動等都不能引起蟑螂逃跑的反應,隻有尾刺感受到空氣流動才產生敏捷的逃跑反應。
在自然界裏,蟑螂為了“愛情”、“領土完整”,互相之間常常是大打出手。在互相爭鬥中,一旦失去了極為靈敏的尾刺,即使是一根尾刺,它們也會失去測向本領,常常以悲慘的結局而告終。
你知道蟑螂為什麼會很容易逃脫敵人的拍打嗎?
答:因為蟑螂長著非常靈敏的尾刺,這兩個尾刺對極其微弱的氣流都能夠感受得到,所以當人們準備對蟑螂進行拍打時,產生氣流,蟑螂已經感覺到了危險,很快逃脫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