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不能和病毒等同來看待。真菌有細胞,可以自行生長和繁殖;而病毒不可以,它必須依賴於細胞才可以繁殖。

2003年,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謀殺案,凶手手段極其隱蔽,可以說殺人於無形中,這件謀殺案中一共奪取了九百多條人命,這個凶手就是“非典”。“非典”英文名叫“Sars”,指的是自2003年以來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一類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的呼吸道傳染病。也就是說,“非典”是由病毒引起的病症。

Sars病毒

有人說,真菌可以使人致病,那麼真菌就是病毒的一種。其實,真菌有別於病毒,區別在於真菌是真核異養生物,有細胞的功能,可以自行複製。而病毒是由一個或幾個核酸分子組成的基因組。遊離於細胞外是不可以自行複製的。因此,我們就不可以把真菌和病毒等同來看了。

病毒

病毒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複製的非細胞型微生物。它是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一種物質形式,因此我們說它是邊緣生命。病毒存在於環境之中,遊離於細胞之外時,不能複製,不表現生命流行性,隻以一種有機物的物質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如果病毒不入侵細胞,它就不具有生命的形式,隻是一種有機物漂遊於空氣或者別的環境當中。但病毒進入細胞之後,它可以馬上變成生命形式,這時它可以控製細胞,使細胞聽從病毒生命活動需要,表現它的生命形式。病毒有一層蛋白或脂蛋白保護性外殼,且是可在一定宿主細胞中自我複製的感染性因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有些病毒有囊膜和刺突,如流感病毒。

病毒結構

病毒的結構極簡單,它可以是一種蛋白組成外殼加上幾百上千個核苷酸或核酸(類病毒250~390堿基對)或隻含有蛋白質(朊病毒)。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麵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衣殼。較複雜的病毒外邊還有由脂質和糖蛋白構成的包膜。核殼按殼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為3種模式:二十麵體對稱,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螺旋對稱,如煙草花葉病毒;複合對稱,如T偶數噬菌體。在脂質的包膜上還有1種或幾種糖蛋白,在形態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流感病毒結構昆蟲病毒中有1類多角體病毒,其核殼被蛋白晶體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體。

病毒的生命形式極其經濟,因為基因組中的每個核苷酸均有用。病毒最明顯的特點是極其自私,複製原料和能量全部來自它所寄生的細胞,並使細胞產生病變。病毒的複製過程叫做複製周期。其大致可分為連續的五個階段:吸附、侵入、脫殼、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裝配與釋放。在整個過程中,其實已經包括了成長階段和繁殖階段。病毒在進化過程中,它會與細胞和平共處,便於更好利用細胞的資源,但是病毒引起的病害常常是突發性的。如人類的腫瘤,往往是多年潛伏,一旦條件適合或受到外界刺激利於病毒的增殖,病毒就會突然致病。然而病毒可以被改造和利用,如基因治療在基因工程中用做載體。因此,病毒是由一個或幾個核酸分子組成的基因組,有一層蛋白或脂蛋白保護性外殼,且可在一定宿主細胞中自我複製的感染性因子。

真核細胞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可感染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和人,常引起宿主發病。但在許多情況下,病毒也可與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顯的疾病。

病毒的生存方式類似於真菌,都是寄生的方式,不同的是真菌吸食分解宿主的有機物,而病毒是入侵宿主的細胞進行複製自身。真菌也是由細胞組成,而且是真核細胞,也是病毒入侵的對象。因此,真菌與病毒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可以同等而論。

什麼叫做遊離?

答:遊離是一種物質以單獨的身份在活動,它沒有加入任何一個集體,是一種自由隨意的狀態,在特定的空間裏無序的漂移。病毒離開了細胞就處於遊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