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借屍還魂(2 / 2)

珈珞將聖旨捧在手裏,對一旁的阿瑤使了個眼色,阿瑤忙笑道:“可不是,就知道咱皇上心疼咱家郡主。榮大總管可是辛苦了,後院備好了茶點,您且去歇歇?”

榮祿要跟著珈珞一路回太師府,而這會很明顯陳太師一家三口有話說,他常在禦前,自是眼神犀利得比那剁肉的刀子還鋒利,忙行了個禮,跟著阿瑤去了後院廂房用茶。

陳太師滿眼淒楚的望著珈珞,遲疑道:“你母親還是不肯……”

珈珞揚起一絲明媚笑意:“太師府畢竟是家,母親總歸要回去的。”

陳太師舒了口氣,臉上有了絲笑意。卻聽珈珞又道:“不過要等到我出嫁時了。”

陳太師臉上的那絲笑就如同未完全盛開的菊花一樣,未開已敗。

卻說太師府東北角的宜華院裏,大姨娘溫氏正靠在石青色五子登科大引枕上吃著樸氏端來的桂花糖蒸栗粉糕,一派沉靜專注,似乎全未將樸氏焦灼的神情看在眼中。樸氏捧著食盤,幾欲開口言說,但溫氏那一副醉情此景的神色,硬是迫得她有口難言。

“這桂花糖蒸栗粉糕吃起來滑膩得很,就是我素來吃不得甜味的人,倒也覺得不膩味。”溫氏笑吟吟接過帕子擦了手,十分滿意樸氏和樸氏的桂花糖蒸栗粉糕。

樸氏重重咳了一聲,蹙眉不滿,“都這時候了,姐姐還有閑情評鑒這糕點!”畫月屏息斂聲立在一旁,悄然上前將食盤接過拿走,卻聽溫氏悠悠開口,“文娘,你這浮躁的性子總是不改。”

樸氏無奈,“就算她是大長公主又如何,首先她也得是陳家女眷。她離府十年,莫說是主持中饋,就是打理庶務都沒有。如今這郡主都要出閣了,她還不打算回來,還有沒有把太師府擱在眼裏!”

溫氏接過畫月遞來的薑茶喝了兩口,擱到一旁紅木鑲雲石香幾上,笑盈盈讓樸氏也喝幾口,“這天兒是越發冷了,我讓廚房熬了摻了紅糖和黃參的薑茶,你嚐嚐。”

樸氏又急又氣,端著茶碗半天不喝一口。

溫氏一碗湯喝得差不多了,瞧樸氏的笑話也瞧得夠了,這才揮手屏退了丫鬟,斂容正色道:“給你說過多少次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該在什麼地方說,都長點記性。方才一群丫鬟婆子站在一旁,你公然不滿大長公主的行事,若是讓老爺知道了,少不得你一頓好罵。”

樸氏自知理虧,臉紅了紅,但語氣依然不滿,“她再怎麼矜貴也不還是陳家媳婦?再大能大過老爺?”

“大?”溫氏勾唇笑了一聲,將手裏的茶盞重重放在桌案上,茶水盡數濺了出來,“知道皇女出嫁那叫什麼嗎?”

樸氏愣了下,想也不想就說道:“下嫁或是出降。”

溫氏不再說話,望著不遠處嘰嘰喳喳的鸚哥發起呆來。

樸氏恨恨不已:“是,論身份比不得她矜貴。可百事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她即便是主母,可連個兒子都沒有,憑哪點依仗?”

溫氏撥弄了幾下手邊的碗蓋,眼中因著子嗣倆字有了些許淚光。

樸氏瞧著她的神色,斟酌了會言語,悄聲問道:“那陳珈珞就能這麼順順當當入了後宮?”

自然不會就這麼順順當當的入了宮。若要她這麼順當就入宮了,那當初也不會滿京城的傳著皇帝和太後爭辯了些許時候。

珈珞這借屍還魂重活一次,倒是心思活絡了許多,不急不躁,不緊不慢的,瞧起來溫吞吞的,但細細琢磨卻是沉穩不少。

立後大典定在來年春天,如今眼瞧著都年末了,日子臨近,諸事緊鑼密鼓按部就班的準備著,一眾人忙得就像是陀螺,晝夜顛倒,一個個滿眼烏青。

但總有人例外。

其實嫁娶這種事吧,就新嫁娘來說,除了出嫁前要學禮儀,出嫁當天辛勞一點,平素是沒事幹的。一沒事幹,就閑得發慌。

按照大梁冊後大典,遵循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告廟、冊後、冊文、命史奉迎等……不夠這些都有章可循,有典可查,珈珞隻需按照規矩該接旨接旨、該跪拜跪拜。比起尋常閨閣女子出嫁來說,還是好了點,起碼,她不用自己做女紅。

所以說麼,人一閑,就該有人瞧著不順眼,一不順眼,就要出點什麼幺蛾子。

也罷,終歸她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再怎麼著,無非就是再死一回,也沒什麼好怕的。想到這,珈珞倒也沒什麼害怕了,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發回了太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