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吃粥苦讀(1 / 1)

宋朝時候,有個人叫範仲淹,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裏特別窮,母親無法養活他,就帶著他改嫁了。

他繼父家裏也不富足,供不起他上學讀書,可他非常渴望讀書學習。十多歲時,在親戚的幫助下,範仲淹到青山上的一個大廟裏,住在和尚的宿舍裏讀書。

他知道,這個機會來之不易,所以非常珍惜。進駐大廟以後,他就開始不分黑夜白天地刻苦讀書。家裏沒錢給他買米,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他每天隻能用一把米煮粥,等粥涼了,凝成粥坨子以後,在中間劃一個十字,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每天隻吃兩餐。就這樣,他堅持了很長時間。

後來,他到了河南的商丘,在一個叫“南都學舍”的學校裏讀書,照樣過著以前那樣非常艱苦的生活。

當地一個大官的兒子和範仲淹是同學,那個同學看到範仲淹每天都隻是喝粥,還能埋頭讀書,感到很奇怪,回家後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

那同學的父親也是讀書人出身,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聽兒子這麼一說,非常感動,就對兒子說:

“你這位同學是個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咱家好吃的東西送給他一些吃。”

這個同學就把家裏的好飯菜帶給範仲淹,可他說什麼也不肯收。推辭好久,實在推不掉,隻得留下。

過了幾天,這個同學發現他送來的食物還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裏,心裏很不高興,就問範仲淹:

“家父聽說你生活清苦,特地讓我送來了些飯菜,你卻不肯下筷,這是什麼意思呢?”

範仲淹見這個同學有點兒誤會,連忙耐心地解釋說:

“在家裏的時候,我多年吃粥,已經習慣了。如今,突然享用這樣好的飯菜,以後要是吃不了苦了,那可怎麼辦呢?”

在那樣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範仲淹每天都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讀書,不讀完絕不休息。冬天的夜晚,屋子裏沒有生火,北風呼呼地從門縫吹進來,手腳都凍麻木了,他還在一盞油燈下堅持讀書,直到讀完當天應該讀的書為止。

就這樣,範仲淹刻苦攻讀整整十年,積累了非常多的知識,後來,終於成為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讀書學習是一種非常艱苦的腦力勞動。經常體驗艱苦的滋味。能鍛煉吃苦的能力,磨煉戰勝艱難困苦的意誌,對讀書學習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