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一個土財主,家裏很有錢,在當地是有名的富戶。可是,他家世世代代卻沒有一個人識字讀書。
不知怎麼的,那個土財主的頑固腦袋終於開了竅。有一天,他花錢請了一位教書先生,到家裏來當家庭教師,要教他的兒子讀書識字。
先生從最簡單的數目字教起:寫一畫,教他說這是個“一”字;寫兩畫,就教他說這是個“二”字;寫三畫,教他說這是個“三”字……
那老師教得認真,那孩子也學得有興趣。可那孩子沒有長性,剛剛學了三個數目字,把筆往桌子上一丟,就興高采烈地跑出門外,對父親說:
“父親,學識字太簡單了!我一會兒就學會了,我全學會了!不用再讓先生教我了。請先生要花許多錢,還得管吃、管住的,多浪費,多麻煩。您趕快把先生打發走吧!”
土財主一聽,兒子竟然是這樣的聰明,還沒怎麼學,就全都學會了,他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於是,就依著兒子的主意,付了些工錢,把先生給辭退了。
過了一些時候,土財主打算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家裏喝酒。過去,請人來家喝酒,因為家裏沒有會寫字的人,都是派人前去口頭邀請。這回,兒子會識字、寫字了,何不讓兒子寫個請帖,派人送去。這樣,一是顯得鄭重其事,尊重客人;二是也可以借此機會,向朋友炫耀一下兒子的才華。想到這兒,那土財主不禁美不滋滋地樂了起來。
這天,一大早,土財主便把兒子叫起床,讓他給那姓“萬”的朋友寫個請帖。
那兒子一聽,自然也很高興,準備好筆墨紙硯,就興致勃勃地寫了起來……
那位土財主也曾收到過別人送來的請帖。他雖然鬥大的字不識半升,可還知道請帖一般都很簡短,字數不多,估計用不了多一會兒就能寫完。
可是,那土財主左等右等,兒子總還是寫不好。眼看都快到中午時分了,怎麼還沒有寫好。土財主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就去催問兒子:
“你怎麼這樣磨磨蹭蹭的!這大半天了,都沒有寫完?”
其實,他那兒子還真的沒有磨蹭,沒有偷懶,一直在認認真真地寫,都累得滿頭大汗了。聽父親要得這樣急,還責怪他,兒子很不耐煩,不禁憤憤地說:
“您就知道急,我比您還急呢!我真不明白,天下的‘姓’那麼多,您要邀請的那位先生不姓別的‘姓’,為什麼偏偏要姓這個‘萬’字呢?從早晨到現在,我可一刻也沒有休息。這不,忙活了這大半天,就連他的‘姓’——‘萬’字還沒寫完。您看,我才剛剛寫完五百畫,離一萬畫還差得遠著呢!”
心浮氣躁,不求慎解,沾沾自喜於一孔之見、一得之功和一知半解,是學不好文化科學知識的。對知識的學習,要有嚴肅、認真、慎重的態度,堅持深究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