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某地出了三個神童,一位道士聽說後,很感興趣。所謂“神童”,就是智力超群的、特別神奇的孩子。那位道士想親自測試一下這三個神童的智慧,看他們究竟是怎樣的“神奇”。
一天,他把三個神童請到自己的書房,指著屏風上寫著的一段文章,讓他們背誦,看誰背得快、背得準確。
神童丁鬆年自恃聰明無比,隻匆匆看了一遍,就要求搶先背誦。道士同意了,他非常從容地背誦了下來,而且背得非常準確,一字不差。他得意洋洋地瞥了同來的那兩個孩子一眼,顯出一副不可一世、盛氣淩人、洋洋得意的樣子。
第二個神童叫惠遠,他大聲朗讀了兩遍,然後開始背誦。結果,隻錯了一兩個字。他也很得意,自覺了不起,輕蔑地看了一眼另外一個孩子。
第三個神童叫邵文莊,沒有著急,表現得很沉穩。他恭恭敬敬地站在屏風前,逐字逐句地仔仔細細看了三四遍,才開始背誦。最後,仍然背錯了好幾個字,他感到很不好意思。
丁鬆年和惠遠看邵文莊最後背誦,還錯了那麼多字,都譏笑他太笨了,弄得邵文莊很難為情。
事後,那道士對身邊的人說:
“丁鬆年、惠遠這兩個神童,天資雖然聰敏,但輕佻浮躁,驕傲自大,不見得能成大器。邵文莊比他們兩個人盡管稍稍遲鈍一點;但他深沉謹慎,踏實刻苦,定能成才。”
後來的情況果然不出道士所料,多年以後,丁鬆年、惠遠那兩個神童一輩子平平庸庸,一事無成;而邵文莊呢,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臣和著名的詞人。
聰明的學生不能輕佻浮躁,驕傲自大。“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不大聰明的學生也不要自暴自棄,灰心喪氣。隻要深沉謹慎,踏實刻苦,就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