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兩生學下棋(1 / 1)

我國古時候,有個下棋的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高超,出類拔萃,誰也贏不了他,在全國都出了名。所以,人們在他的名字前麵加了一個“弈”字,叫他“弈秋”。

“弈”字的意思,就是下棋。弈秋,是人們對那位下棋高手的敬稱。

由於弈秋的高超棋藝遠近聞名,許多人前去拜他為師,跟他學習下棋。

弈秋經過考察、挑選,收了兩個學生。那兩個學生都很聰明,兩個人的棋藝也不相上下,交鋒時互有輸贏。

弈秋有非常高尚的師德,他一心想把兩個學生培養、訓練成為下棋高手。因此,弈秋把他平生研究、總結出的下棋絕招兒都毫不保留地講給他們聽。

可這兩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卻大不一樣。

其中一個學生在弈秋上課時聽得特別專心,他把弈秋的話字字句句都聽在耳朵裏,牢牢記在心上。弈秋很滿意。

而另外一個學生呢,雖然上課時也是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裏,好像也在聽老師講課。可他卻是心神不定,心總不在下棋上,老是走神,心不在焉。忽然天空飛過一群大雁,他心裏想:我要是有弓箭就好了,我一定要舉弓射箭,把它們給射下來。

這兩個學生雖然同是在聽下棋高手弈秋講課,可學習效果卻大不一樣。那個上課思想總是“開小差”的學生,下棋技藝遠遠比不上那個上課專心聽講的學生。

就在兩個學生出師時,弈秋老師讓兩個學生下了幾盤棋,看看他們的學習成績怎麼樣。結果,那個老是想著射大雁的學生輸得一塌糊塗。

難道說是他的智力不如那個學生嗎?不是。根本原因是他學習不用心、不專心,上課不集中精力好好聽老師講課。

會聽講的人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是“入神”地聽,中等的是“用心”聽,下等的是“留神”聽(還能注意聽)。隻是“留神”聽的,理解得浮淺,隻能到達“皮膚”;“用心”聽的,理解得一般,能到達“肌肉”;隻有“入神”聽的,才理解得最深,能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