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尹子是我國古代戰國時期一位非常有名的射箭能手,有百步穿楊的本領,人們都稱他為“神箭手”。他善於射箭的名聲傳出以後,很多人慕名而來,要拜他為老師,跟他學習射箭。
他有一位叫列子的學生,戰國時期鄭國人。在一次練習時,列子碰巧射中了靶心。師兄、師弟們都誇他射得準。
列子也覺得自己很有能耐,得意洋洋地對同學們說:
“依我看,這射箭也沒有什麼難的,這很簡單。我覺得,沒有什麼可學的了。”
於是,他對關尹子老師說:
“老師,我覺得我已經學得差不多了。我可以回家了吧?”
關尹子問他:
“你知道你為什麼射中了嗎?”
“不知道。”列子搖搖頭說。
關尹子叫他再射一次。這一箭射偏了,沒有中靶。
關尹子又問他:
“你知道,這次為什麼沒有射中嗎?”
“不知道。”列子還是搖搖頭,羞愧地說。
關尹子嚴肅地對他說:
“射中或沒射中,你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怎麼能認為沒有什麼可學的了呢?怎麼能以為自己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呢?你還差得遠著呢,還要繼續學下去。”
從此以後,列子虛心向老師學習。他一麵刻苦訓練,一麵細心揣摩,認真思考。凡是射中靶心的時候,他都要琢磨究竟是怎麼射中的;沒能射中靶心的時候,他更要仔細分析沒有射中的原因。就這樣,他又苦練了三年,射箭技術大大提高。
在一次試射中,列子又射中了靶心。
關尹子問他:
“這次,你知道不知道為什麼射中了呢?”
“知道了。”列子自信地回答說。
列子把自己為什麼能射中靶心的切身體會講了一遍。關尹子邊聽,邊點頭。
最後,關尹子對他說:
“現在,你可以說是學會射箭了。你要牢牢記住,可不要忘記了。不僅是射箭,就連治理國家和修養自身,也都是這個道理。”
不管學習什麼知識和本領,都必須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