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改變舊的風俗習慣。

【出處】漢·班固《漢書·賈誼傳》。

西漢初年,通過秦末長時間的戰爭以後,各地治安混亂不堪,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漢文帝時仍然存在。

而掌權的官吏隻會公文往還,卻不去抓正風俗、立法度的大事。西漢政治家賈誼看到這種情況,深為憂慮,就上疏漢文帝,極言任用賢能以端正世風的重要性。在這篇奏疏中有如下一段話:

曩之為秦者,今轉而為漢矣,然其遺風餘俗,猶尚未改……夫移風易俗,使天下回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俗吏之所務,在於刀筆筐篋,而不知大體。

意思是說:雖然秦朝已經變為漢朝了,但它的遺風餘俗依然存在。而要移風易俗,使人心趨向正道的使命,恐怕不是現在這些俗吏們所能承擔的。因為俗吏盡管能言善寫,卻不識大體,目光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