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愛的寓言(4)(1 / 3)

沒錯,狗越重要,踢它的人越有滿足感。你想想哪一個美國人以前被人家罵做“偽君子”“大騙子”“隻比謀殺犯好一點點”呢?報紙上有一幅漫畫,畫著他站在斷頭台上,那把大刀正準備把他的頭砍下來,在他騎馬從街上經過的時候,一大群人圍著他又喊又罵。他是誰呢?就是美國的國父——喬治·華盛頓。

寓言者說

受到別人的言語冒犯或者是惡意批評,請記住,他們之所以做這種事情,是由於這事能使那些人有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這往往也就意味著被冒犯者已經小有成就,而且值得別人注意了,因為“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

女王與公爵

——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1840年結婚的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公爵是幸福的一對。和女王同歲的阿爾伯特比較喜歡讀書,不大喜歡社交,也對國政不感興趣。

有一次,女王敲門找阿爾伯特。

“誰?”裏麵傳來詢問聲。

“英國女王。”女王回答到。

但是門沒有動靜。敲了好幾次以後,女王突然感覺到了什麼,又敲了一次,用溫柔的語氣說:“我是你的妻子,親愛的。”

話一說完,門應聲而開。

寓言者說

現在的生活中應是人人平等,無論你在朋友還是家人中間,記得要用愛心平等地對待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愛與尊敬。在愛情裏,兩個人在人格上沒有高低之分。

孩子與大山

——施愛於人,就能被愛

有一個跑到大山上的孩子,無意間對著山穀喊了一聲:“喂……”話音剛落,從四麵八方傳來了陣陣“喂……”的回響。大山答應了。孩子很驚訝,又喊了一聲:“你是誰?”大山也回複了“你是誰?”孩子喊:“為什麼不告訴我?”大山也說:“為什麼不告訴我?”

孩子生氣了,喊道:“我恨你。”他哪裏知道這一喊,整個世界傳回來的聲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傷心地回到家中,告訴了媽媽,媽媽對孩子說:“孩子,你回去對大山喊‘我愛你’,試試看結果會怎樣,好嗎?”

孩子返回山上按著媽媽說的做了。果然這次孩子被包圍在“我——愛——你,我——愛——你——”的回聲之中。

孩子笑了,群山也笑了。

寓言者說

有時候,我們總是在埋怨別人冷漠的態度、情緒,卻不知自己就是對方一麵最好的鏡子——如遇到這樣類似的情況,不妨問問自己做了什麼——想要被愛,你就得先施愛於別人。

有趣的遊戲

——心靈需要愛的滋潤

在美國一所知名大學中,教授和自己的學生們做了個有趣的遊戲。

教授讓學生在黑板上寫下自己難以割舍的20個人的名字。學生照做了,寫下了一連串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人,包括鄰居、朋友和親人的名字。

教授開始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相比你覺得最不重要的人。”學生劃掉了一個鄰居的名字。

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學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普通同學。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學生又劃掉一個……最後,黑板上隻剩下了四個人,無疑是學生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裏異常的安靜,同學們靜靜地看著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

教授繼續之前的話:“請再劃掉一個。”這個學生遲疑著,但依舊痛苦選擇著……她舉起粉筆,劃掉了自己父母的名字。

“請再劃掉一個。”教授的聲音再度傳來。這名女生眼中閃爍著不可思議的目光,她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地劃掉了兒子的名字。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看上去無助得像個孩子。

教授耐心地等待學生的平複,然後開口道:

“本來最親的人應該是父母和孩子,因為父母是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去找的,但為什麼你最難割舍的人是他?”

同學們靜靜地看著自己那位女同學,等待女生來解釋自己的選擇。

女生目光堅定、語氣充滿力量地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獨立了,肯定也會離我而去。而真正能永遠陪在我身邊的隻有我的丈夫,他才可以陪我共度一生!”

寓言者說

這隻是一節心理課,主題是:誰是我們最重要的人。隨著可以重複修飾的青春年華一點點逝去,每個人都在慢慢長大和成熟,已不願去做自己或他人感情記憶的碎片,我們實際上更加渴望持有一顆被愛滋潤的心田。

牧師與小兒子

——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牧師正在準備稿子,小兒子卻吵鬧不休。

牧師無可奈何,他隨手撿起一本舊雜誌,把色彩鮮豔的插圖——一幅世界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說道:“約翰,假如你能把這張地圖拚好,我就給你2角5分錢。”

牧師以為這樣會使約翰花費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這樣就能使自己平靜下來考慮問題了。

可是,沒過10分鍾,兒子就推開了他的房門,手中捧著那份捏得完完整整的地圖。牧師對約翰這麼快地拚好一幅世界地圖感到十分詫異,他問道:“孩子,你是如何這樣快就拚好了地圖呢?”

“啊,”小約翰說,“這很簡單。在另一麵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拿這個人的照片拚起來,然後把它翻轉過來。我想倘若這個人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也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