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淺淺地微笑起來,給了他兒子2角5分錢,對他說:“謝謝你!你為我備好了明天講課的題目:如果一個人是對的,他的世界就會是對的。”
寓言者說
一個人的人格、品性和態度決定了他的世界觀,進而也就間接左右了他的生活。如果想轉變你的世界,改變你的生活,第一就應該改變你自己。
假如你的態度是積極肯定的,你的生活就是開心的;如果你的態度是消極的,那麼,生活則是憂傷的;倘若你的品格是正直的,你對待世界的方式就是公正的;假使你的品格有欠誠信,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一定充滿了負麵的評價。
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就應該是對的。
螞蟻與蝸牛
——要勇敢地麵對挫折
因害怕暗礁而躲在港灣中,雖然不會有什麼危險,但卻永遠不會取得成功。
在一棵幹枯的桑樹上住著一隻蝸牛,這隻蝸牛自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棵樹。
一天,風和日麗,蝸牛小心翼翼地伸出頭來看了看,慢慢地挪到了地麵上,把一節身子從硬殼裏伸到外麵,懶洋洋地曬太陽。
這時,一群螞蟻正在勞作,一隊接著一隊急速地從蝸牛身邊走過。看見螞蟻在陽光下來回走動的樣子,蝸牛對它們羨慕不已,於是,它放開嗓門對螞蟻說:“喂,螞蟻老弟,看見你們這樣,我真羨慕你們啊!”
一隻螞蟻聽到了,就停在蝸牛旁邊,仰著頭對蝸牛說:“來,朋友,加入我們的隊伍吧!”
蝸牛聽了,不由自主地把頭往回縮了一下,有點驚慌地說:“不,你們去的地方太遠了,我不能跟你們一起去。”
螞蟻奇怪地問:“為什麼啊,難道你走不動路嗎?”
蝸牛猶豫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說:“離家遠了,要是天熱了怎麼辦呢,被雨淋著怎麼辦呀?”
螞蟻聽了,沒好氣地說:“要是這樣,你就隻能在那個硬殼裏睡覺了!”說完,匆匆追趕自己的大部隊去了。
對螞蟻的話,蝸牛也隻是聽聽就過了。不過,蝸牛實在想到遠處看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蝸牛終於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另一節身子也從硬殼裏伸了出來。正在這時,樹上飄落幾片葉子,發出輕微的響聲,蝸牛嚇得像遭遇了雷擊一樣,馬上把身子又縮了回去。
過了好久,蝸牛才敢露出頭來,外麵仍然像先前一樣的晴朗和寧靜,並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隻是螞蟻已經走得很遠了,長長的隊伍再也看不見了。
蝸牛悠悠歎了一口氣說:“唉!我真羨慕你們啊,可惜我不能和你們一起走。”說完,繼續躺在那裏曬太陽。
寓言者說
人類的心理有時和蝸牛的心理差不多,不敢直接麵對挫折,就好像手碰到火、觸到電會縮回去一樣。但是逃避無法解決挫折問題,相反,還會因為你的逃避而由意識變為潛意識,再不知不覺地由潛意識變成無意識,最終會一輩子跟隨你,影響你的思維和生活。所以碰到挫折,解決的方法隻有一個,就是勇於去麵對。
阿甘與彼得
——凡事不要強求
阿甘死後,升入天堂,通往天堂的入口處,他遇到了聖徒彼得。
彼得對他說:“看見你特別開心,阿甘,我們早就聽到了許多讚揚你的話。可是我不得不告訴你,這裏已是擠滿了人,因此每個想進入天堂的人都得經過一次測驗,通過測驗的人才能夠進入天堂。”
阿甘說:“彼得,我能到這裏就很開心了。不過沒有人告訴我需要測驗,可我還是希望能通過測驗。希望題目別太難,畢竟生活本來就已經是一次足夠難的測驗了。”
彼得說:“我知道,阿甘。測驗不是很困難,僅僅有3個問題:
一個星期中會有多少天是以字母‘T’開頭的?
在一年裏有多少秒(Seconds)?
上帝被稱作什麼?”
阿甘帶著這幾個問題離開了。第二天,他找到彼得,想要回答這些問題。彼得朝他揮了揮手說:“現在你還有時間想一想,過後回答我。”
阿甘說:“不用了。你的第一個問題實在容易回答,答案就是今天(Today)和明天(Tomorrow)。”
彼得的眼睛睜得特別大,喊道:“阿甘,這可不是我意想中的答案。不過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想我沒有把問題說明白,好吧,我同意你的答案是對的。”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呢?一年有多少秒(Seconds)?”
“這個稍微有些困難,”阿甘說,“我想來想去,覺得答案應該是‘12’。”
彼得嚇得目瞪口呆:“12!天啊,你怎麼可以說一年中隻有12秒呢?”
阿甘說:“沒錯啊,它們分別是1月2日(January Second)、2月2日(February Seconds)、3月2日(March Seconds)……”
“好了,好了,”彼得打斷阿甘,“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這個答案又出乎我的預想。不過我還是算你對了。讓我們看看最後一個問題,你能說出上帝的名字嗎?”
“安迪(Andy)!”阿甘回答道。
彼得問:“你為什麼知道上帝的名字叫安迪?”
阿甘說:“你知道的,我們在教堂裏唱的那支歌:‘安迪和我散步,和我談話’(Andy walks with me,Andy talks with me.)。”
世上,總會存在另外一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