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成功寓言(1)(1 / 3)

成功就是人們達成了自己所設定的目標,此目標或是事業上的,或是生活上的,或是學習上的,或是愛情上的。成功其實是一種感覺,一種積極的感覺,它是每個人達到自己理想之後一種自信的狀態和一種滿足的興奮。若不如此,即使別人視之為成功,當事人也覺得是失敗的。

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各不相同的,而到達成功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先得學會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東西。

成功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遙遠的,然而成功並沒有任何秘訣。要想成功,首先就要有獲取成功的熱情,然後才會有動力,有興趣,有拚搏的勁兒,否則,不管怎麼做,都不會成功。成功還需要一定的忍耐度,需要經得起時間的磨礪、考驗,急於求成隻會阻礙成功。

愛因斯坦曾有一個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努力,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廢話。由此可見,成功是需要艱苦努力的。

成功者習慣堅持。能夠獲得成功的人在做事之前便認定了目標,不惜一切代價地為此而拚搏努力。即使遭遇失敗,他也不會放棄,不肯認輸,不停地往前走,以堅韌和堅持破除通往成功的障礙。

與此相對的是普通人習慣放棄。普通人容易受周圍的影響,遇到困難就立刻妥協,甚至還要抱怨,這隻會讓成功離自己越來越遠。一個成功者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就是,前者有著不可抗拒的堅持意誌以及執行力,而後者隻是個不敢經曆風雨的膽小鬼。

成功之路非常殘酷,有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架勢,一旦不能通過,隻能摔在橋下。然而,如果因此畏懼,那麼連成功的資格都沒有了。

成功學家卡爾博士認為:成功意味著許多美好積極的事物。個人的享樂,獲得讚美,擁有領導權,還有更大限度的自由,可以免於種種的煩惱恐懼,能追求生命中更大的快樂和滿足,也能為那些依靠自己的人做更多的事情。

為了這些,許多人在堅持不懈地走著一條坎坷的成功之路。

紅衣服

——要注重自我形象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小時候有一次路過一個尚未竣工的摩天大樓的工地,便與衣著光鮮亮麗的老板攀談起來。

“我長大後要怎樣做才能像你這樣?”卡內基以羨慕的口吻問道。

“第一要工作勤奮……”

“這我早知道了,人們常說,那第二呢?”

“買件紅色衣服!”

聰明的卡內基滿臉疑問:“這……這和成功有關?”

“有啊!”那人順手指了前麵的工人說道,“你看他們都是我的手下,但都穿著清一色的藍衣服,所以我一個也不認識……”說完,他又特意指向其中的一位工人:“但你看那個穿紅襯衫的工人,我注意到他很長時間了,他的身手雖和其他人差不多,但我認識他,所以過幾天我就會請他做我的副手。”

寓言者說

注重自我形象,因為你的形象代表的是你自己。每個人都是完整而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優點,沒有必要去模仿別人、羨慕別人,唯有堅持自我,才會有自己的“專屬品牌”,才能無可取代。

懂得在適當的方麵表現自己,那樣才會很快被老板所注意,從而取得優勢。

猴王駕船

——得失心不要太重

猴群中有一隻小猴會駕船,每回猴群過河都由它負責駕船。有一天,猴王把它叫過來說:“我想跟你學駕船,能學會嗎?”“不僅能學會,而且您可以超過我。”小猴子說。

於是猴王開始跟小猴子學駕船,怎樣駕帆、如何掌舵、如何撐篙、如何搖櫓,小猴子都說得清清楚楚,聰明的猴王很快就都掌握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猴王已經可以熟練駕船了。

“來,咱們來一場競賽吧!”猴王對小猴子說。

“好的,陛下。”小猴回答。

比賽的結果是猴王慘敗,它惱羞成怒:“你竟然對我留一手,拉出去殺了!”

小猴急忙說:“陛下,等我說完您再殺我也不晚。您落後的時候一心想超過我,搖櫓撐篙的動作都變形了;您在超過我時,怕我趕上您,掌舵的時候也沒用心;和我齊頭並進時,您一直觀察我,而失去了對帆的控製,您的心思就沒放在駕船上,雖然您的能力一點也不比我差,力氣也比我大,但您還是輸掉了。”猴王恍然大悟。

寓言者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成功切勿患得患失,內心怯懦。

我們做某件事的時候,總是想贏怕輸,擔心會失去某些東西,總在想如果失敗了怎麼辦,如此,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7/2

蜜蜂與蒼蠅

——學會打破固有的模式

六隻蜜蜂和相同數目的蒼蠅被裝進同一個平放著且瓶底麵朝窗戶的玻璃瓶中。

蜜蜂不間斷地在瓶底找出口,直到它們疲憊而死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鍾之內,從瓶頸逃離出來。

蜜蜂的想法是,囚室的出口一定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為此它們不停歇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為。對蜜蜂來說,玻璃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因為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不可穿透的大氣層,而它們的智商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事實上,正是由於蜜蜂對光亮的喜愛,它們的智力受蒙蔽,才導致自身的滅亡。

寓言者說

重複昨天的行為,不會得到新的結果;選擇舊的行為,隻能收獲舊的果實。要想獲得和原來不一樣的結果,就要完全打破舊有的行為模式,選擇不一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