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成功寓言(2)(1 / 3)

窮人的計劃又付諸了行動,但是日子依舊艱難,他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隻剩一隻時,窮人想致富的理想徹底崩潰了。窮人無望了,心想還不如把雞賣了,打一壺酒,三杯下肚,一醉解千愁。

春天很快來臨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地來給窮人送種子,然而卻赫然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酒,牛沒有了蹤影,房子裏依舊一貧如洗。

寓言者說

很多人都懷揣著像窮人一樣的夢想,甚至有過機遇,有過行動,但要堅持到底卻很難。當困難來臨之時窮人總是逃避,而富人總能想到解決的辦法。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這恐怕就是窮人與富人最大的不同點吧。

兩隻覓食的青蛙

——必要時應奮起一搏

兩隻正在覓食的青蛙,一大意掉進了路邊一隻還有少量牛奶的牛奶罐裏。但是,這足以讓青蛙們體會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我是永遠也別想出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入牛奶中。

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另一隻青蛙並沒有沮喪和放棄,它不斷告訴自己:“我多麼渴望獲得自由。上帝給了我堅定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從瓶裏跳出去。”它鼓起勇氣,全力以赴,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

不知過了多久,它猛然發現,腳下黏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重複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轉變成了一塊奶酪!堅持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迎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裏輕鬆地跳了出來,重新返回到了綠色的池塘裏;而另外一隻青蛙,它做夢都沒有想到,竟然可以有機會逃出險境,隻能永遠留在那塊奶酪裏。

寓言者說

麵對壓迫和束縛,隻有頑強地奮起,才能重獲自由。相反,一旦被束縛住,就相當於扼殺了所有的生機與活力。

擁有對生的渴望與自由的向往,會激發人的潛力和鬥誌,經過不懈地努力,終將取得成功。

7/7

窮人的願望

——心動不如行動

有個生活潦倒的中年人,每隔兩三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禱告詞幾乎都一樣。

第一次到教堂時,他跪在聖壇前,虔誠地低語:“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虔誠侍奉您的麵子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後,他又苦悶著來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地服侍您,請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又過了幾天,他再次在教堂出現,重複他的禱告。如此反複,不放棄地祈求著。

直至最後一次,他跪著:“我的上帝,您難道沒有聆聽到我的祈求嗎?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我就能解決所有困難,我願終身侍奉您……”

就在這時,聖壇上空傳出一陣莊嚴的聲音:“你的祈求我都收到了,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寓言者說

心動不如行動。要成功就要把希望放在明天,把計劃放在今天,把行動放在現在。想收獲就一定要有最起碼的付出。在這個世界上,得到的和付出的永遠成正比。

習慣的力量

——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一對住在山上的父子,父親是個瘸子,兒子是個瞎子,他們有一頭老驢。每天,父子倆牽著驢子下山,都是兒子在前麵牽驢,父親騎在驢上來指揮前行的方向。

有一處山路特別驚險,每當走到拐彎處時,父親都會叫道:“兒子,小心了,拐彎!”於是兒子就小心翼翼地把驢子安全地帶過那段險彎。

可是有一次,因為生病的緣故父親無法下山。兒子對他說:“您放心吧,在這條路上走了這麼久,我雖看不見路,但靠我的記憶也能順利走完。”父親隻好讓兒子獨自牽著驢下山,他囑咐道:“孩子,一定當心。”

這條路他走了十幾年,其實沒有父親指路也不會有危險。他牽著驢沿著路往山下走,一切都很順利。但是,到了那處險彎,那頭老驢任憑他怎麼拉拽都停滯不前。他對著驢子又是吆喝又是哄勸,老驢就是不買他的賬,他雖急得滿頭大汗,但仍無計可施。

突然,他靈機一動,學著父親的口吻叫道:“兒子,小心了!拐彎。”

那驢就輕輕快快地往前走了。

寓言者說

習慣的力量很大!當你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時,離成功也就不遠了。但是如果養成了一個壞習慣,就會發現成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擦肩而過的愛情

——做事要勇於行動

一位開出租車的小夥子,深愛著一位與他同職業的姑娘。可是,他卻一直不敢鼓起勇氣去表白。

後來,姑娘嫁給了別人,開出租車的小夥子極度失望之下,娶了另外一位他根本就不愛的姑娘,做了終身伴侶。

若幹年後,當年的小夥子與姑娘駕駛著出租車,在一停車場中偶遇。小夥子對姑娘說出了他年輕時對姑娘的喜愛,並十分肯定地說姑娘根本就不會愛自己——因為在他眼裏,姑娘都沒正眼看他一下。

可是,姑娘卻問:“你又沒有表白過,你怎麼知道我不愛你呢?”

小夥子被她的話驚住了:“你是說,你曾經也愛過我?”姑娘笑著答道:“雖然我當時並沒有愛上你,但是,我對你很有好感,感情是可以培養的。”然而,這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太晚了,兩輛出租車就這樣帶著遺憾擦肩而過。

寓言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