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話音剛落,女兒就露出了右胳臂,表示她願意。父親不覺一怔。
父親趕忙說:“東家家底殷實,吃穿都不用發愁,就是那女婿長得很醜。你願意去東家嗎?”
不料沒等父親話說完,女兒又露出了左胳臂,以示同意前往東家。
老兩口被女兒弄得糊塗了,一齊問道:“閨女,你這是什麼意思呀?”
女兒不慌不忙地說:“這還不清楚嗎?我兩家都嫁,白天去東家吃飯,晚上去西家住……”
老兩口又氣又急:“胡鬧!簡直胡鬧!”
寓言者說
這則寓言告誡我們不可以癡人說夢異想天開。故事中這個女兒的想法實在荒唐,明明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她卻偏偏異想天開,不著邊際,所有的好事都想得到,在我們看來實在可笑。
年輕人的演講
——行動是成功的開端
一位年輕的大學生,有一天他向校長提出了若幹改進大學教育製度弊端的建議。但是他的意見被校長拒絕了,於是他下定決心自己辦一所大學,當校長來解除這些弊端。
辦學校至少需要100萬美元,上哪兒去籌集如此龐大的數目呢?等畢業後去掙,那太遙遠了。於是,他每天都在寢室思考如何能獲得100萬美元。同學們都認為他是神經病,夢想天上掉錢來。但年輕人不以為然,他堅信自己可以籌到這筆巨款。
終於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打電話到報社說,明天他準備舉辦一場名叫《如果我有100萬美元》的演講會。第二天的演講吸引了許多商界人士,麵對台下眾多成功人士,他在台上盡情地、發自內心地傳達出了自己的構想。演講結束後,一個叫菲利普·亞默的商人站了起來,說:“小夥子,你講得非常好,我決定投資100萬,由你支配。”就這樣,年輕人用獲得的這筆錢創辦了亞默理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知名的伊利諾理工學院的前身,而他就是後來備受人們愛戴的哲學家、教育家岡索勒斯。
寓言者說
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付諸行動。如果敢想就成功了一半,那麼另一半就是去做。立刻行動,現在就去行動,大量持續不斷的行動。這樣,才會收獲成功。
聰明的野豬
——居安思危
隻有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綢繆,遇到事情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有一隻狐狸吃過晚飯到處閑逛,看到一隻野豬在大樹旁勤奮地磨獠牙,在傍晚的霞光下,野豬的獠牙顯得格外鋒利。
狐狸對這一做法非常疑惑,它走上前去好奇地問野豬:“野豬大哥,你在做什麼啊?你身邊既沒有獵人來追趕,也沒有老虎的身影,既然沒有任何危險為什麼還要這般用心地磨牙呢?沒有對手,你把牙齒磨得再鋒利也派不上用場。不如我們一起去玩個痛快吧。”
野豬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從容地回答說:“你想想看,如果真的發生危險,就沒時間磨牙了。現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時候就不會慌張了,你想如果遇到對手了,它們還會讓我先把牙齒磨好嗎?”
這時,一隻凶猛的老虎衝了出來。狐狸馬上就嚇傻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而野豬則麵向老虎,亮出鋒利的獠牙,迎接老虎的挑戰。
老虎看到野豬早有防備,也不敢貿然行動,隻得離開了。
現在狐狸明白了野豬的做法:“野豬,還是你做得對,如果遇事再磨牙,一切都晚了。”
寓言者說
貪圖安逸是人性的弱點。長期生活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便會消磨人的鬥誌和毅力,削弱人的危機意識,一旦危險降臨,就會猝不及防。隻有居安思危,在危險到來之前就做好應對危難的準備,才能臨危不懼,有備無患。
小男孩與麻雀
——學會放手去做
一個在外麵玩耍的小男孩,發現了一個被風吹落地的鳥巢裏滾出了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決定把它帶回家飼養。
當他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忽然想起媽媽禁止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他小心翼翼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後,急切地跑進屋去請求媽媽批準。在他苦苦的哀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
小男孩興致勃勃地跑到門口,不料小麻雀消失了,他看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地舔著嘴角。小男孩為此傷心了很久,但從此以後,他也記住了一個教訓:隻要是自己決定的事情,決不可優柔寡斷。這個小男孩長大後有了一番大的作為,他就是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
寓言者說
在獲取成功的路途中,猶豫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可能,但同樣會失去很多成功的機遇。不要猶豫,大膽去做,別怕犯錯!相對於成功而言,不敢去做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錯誤。
老人的規劃
——學會有效地整合資源
一位老人臨死前有話向他朋友交代,或許年紀大了難免有些糊塗,他對朋友說道:“我這個兒子不聰明,也沒有什麼專長,但是我希望他能夠成為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並成為總統的女婿。”他的朋友非常為難,但是想到老人快離開走了,還是答應了。
老人的朋友思考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先去找了世界銀行的總裁,對他說:“我向您推薦一位非常優秀的年輕人。他是洛克菲勒財團的董事,而且即將成為總統的女婿,你願意任命他為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嗎?”世界銀行的總裁思索了一下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