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工之前這兩百人得購買兩百把鐵鍬,於是,生產鐵鍬的企業開始購買打鐵鍬所需的鋼錠、木質的鍬把。很快,為了給鐵鍬廠供應鋼錠、鍬把,煉鋼廠和木材加工廠相繼開工了。接下來工人開始上班、需要吃飯、需要穿衣……於是,公交開始恢複運行,食品企業開始生產麵包,服裝企業也相繼開工,為工人製作工作服……大坑終於挖好了。
然後,政府馬上又雇傭另外兩百人將這個大坑填了。
這樣又需要兩百把鐵鍬……蕭條的市場就這樣一點點複蘇了,重新啟動了起來。複蘇後,政府通過稅收,償還了挖坑和填坑時發行的債券,一切又恢複了正常,人們在燦爛的陽光下過著幸福的生活。
寓言者說
在經濟危機麵前,國家並不是無所作為的。國家應該采取宏觀調控的辦法控製經濟的平穩,擔當起刺激經濟發展的責任,使經濟走上正常的軌道。
三個好朋友
——想象力是一種非凡能力
政客、地質學家、詩人這三個好朋友,在外出旅遊度假時,被當地土著匪徒追殺,迫使他們要穿越一片荒漠,才能得以逃生。
他們忍住饑餓,熬過了最初的兩天,卻不知何時才能走出這片荒漠。饑餓倒是其次,關鍵的問題是沒有水,他們明顯地感受到死亡正在臨近。
政客說:“哎,誰要是在這時候送我們一些水,我脫險後,一定會對他提拔重用。”而地質學家說:“我們還是務實點兒吧——尋找水源!”後來,他果真在一片凹地裏,發現了相對潮濕的土壤。三人立即折下樹枝作為工具,不停地刨下去。但直到筋疲力盡,仍然沒發現水源。
第三天早上,詩人早早便醒了。麵對一望無際的荒漠,他放開了想象的韁繩:要是我們正置身於一大片綠地中,那該有多美啊!山泉叮咚,溪水流淌,陽光柔和地照耀著大地,樹葉之上的露珠在光照下全都折射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樹葉上的露珠?!詩人突然間想到了什麼,急忙向一棵樹奔去。果然,樹葉上還殘留著一些並未完全蒸發的露珠的痕跡。“我們有救了!”他歡呼起來。
於是,每日的後半夜,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吮吸樹葉上剛剛凝結而未蒸發的露珠。一個星期以後,當他們在荒漠的另一頭出現時,人們都為他們能徒步穿越這片荒漠而感到萬分驚訝。
詩人自豪地對人們說:“是想象力救了我們的生命!”
寓言者說
想象力是一種非凡的能力,甚至有人說,強大的想象,足以產生事實。想象力是至關重要的,缺少了它,思維也就隻有一半,人也就成不了有思想、有理性的生物。
開小吃店的老人
——不要輕易言棄
很多年前,有一個老年人,他在公路旁開了一家小吃店。當時正是經濟不景氣的年頭兒。老年人眼力不好,又近乎是個聾子,但是那老頭兒運氣卻很好。
說他運氣好,是因為眼力不行,所以不能讀書看報;耳朵又重聽,就難得和朋友們聊天,因此對外麵的情況他了解甚少。
因為他並不知道經濟有多蕭條,所以照常幹得很起勁。他把小店的門麵漆得光光亮亮,還在路邊豎起宣傳的招牌,讓人老遠就能聞香下馬。他店裏預備的小吃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味道也很好,路過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來在他那兒吃點東西。
老頭子工作十分勤奮,賺了錢把兒子送進了大學。那老頭子的兒子在學校選學了經濟學的課程,因此他對於整個美國經濟的情形之糟有一定了解。那年聖誕節,他回家度假。
他看到店中生意仍然很興旺,就對他父親說:“爸爸,這地方有點兒不對勁。你不應該有這麼好的生意呀,瞧你的興致這樣好,好像外麵沒經濟蕭條這回事一樣。”
於是,兒子把當前經濟蕭條的前因後果仔細地向老頭子解說了一遍,並且還說全美國的人都在拚命地節省開支。這時,那老頭便受到了消極思想的影響,他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今年也不再油漆門麵了。外麵鬧恐慌,我最好還是省下一點錢來。三明治裏的肉餅也應該再縮小一點。再說,既然人人都沒有錢,我又何必再去路上做招牌。”於是,他把各種積極改造工程都停下來,結果生意一落千丈。
當那位大學生在複活節假期又回到家時,父親對兒子說:“孩子,我真得謝謝你告訴我關於經濟不景氣的消息。確實,連我的小店也未能幸免,兒啊,受大學教育實在太有用了。”
寓言者說
不要什麼都相信專家說的,專家裏有一半是半瓶子不滿的家夥,他們是什麼專家?他們就是“專門害人家”。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言放棄,耕種總會有收獲。
麵試的答案
——不要把問題複雜化
一個公司正在招聘員工,麵試時總經理出了這樣一道算術題:十減一等於幾?
有的麵試者說:“你想讓它等於幾,它就等於幾。”還有的說:“十減一等於九,就是消費;十減一等於十二,那是經營;十減一等於十五,那是貿易。”
隻有一個麵試者回答:等於九。結果這個老實人被錄用了。
寓言者說
有時人們往往把一些事情想得太過複雜,明明答案就在眼前,卻一定要找一個似乎更聰明的解釋。這種自認為聰明的做法,不僅讓人被稀奇古怪的答案所困擾,而且也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鎖,使生活更加沉重。
不要把複雜的問題看得過於簡單,也不要把簡單的問題看得太過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