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講師說完後,再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倒完後,又問班上的學生:“現在你們再回答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嗎?”
“沒有滿。”這下學生學乖了,大家信心滿滿地回答說。
“好極了!”講師從桌子下麵又拿出了一瓶水,把水倒進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碎石子和沙子填滿的罐子。
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後,講師一本正經地問他班上的學生:“你們從上麵這些事情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一位同學回答說:“這件事講的是時間管理,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擠壓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講師聽了這樣的回答,點了點頭,微笑道:“答得不錯,但這並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說到這裏,講師故意停頓一下,用眼睛掃視了全班同學,說:“我想傳達給各位的重要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鵝卵石放進罐子裏,也許你永遠都沒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
寓言者說
每天我們都在忙忙碌碌地往我們的“時間罐子”裏麵添加各種事情。有時候感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至關重要,而有時又覺得自己每天在渾渾噩噩地處理一些瑣事。
我們有沒有想過,什麼是自己生命中的鵝卵石?
人們往往用80%的時間去做那些隻有20%重要的事情,而僅有20%的時間用於處理那些具有80%重要性並需要消耗更多精力的事情。
工作中的關鍵項目、家人朋友間的感情,才是生命中的鵝卵石,不要讓那些無用的電話、無意義的瑣事首先占滿了“時間罐子”,如果那樣的話,鵝卵石就再也沒有空間放進去了。
貪婪的商人
——做人不能太貪婪
由於貪婪,你很可能被人利用。
從前,一個商人在市場做生意,當他得知幾天後這裏所有商品將大甩賣時,就決定留下來等待。可是,他身上帶了不少金幣,當時沒有銀行,放在旅店又不放心。
經過反複思忖,他獨自來到一個無人的地方,在地裏挖了一個洞,把金幣存在那個洞裏。可是,當他次日回到藏錢的地方,卻大吃一驚:錢不見了。他呆呆地愣在那裏,仔細回想著挖洞藏錢的經過,當時附近沒有一個人啊,是誰把錢偷走了呢?
正當他納悶之際,無意中一抬頭,映入眼簾的是不遠處的一間屋子。可能是這家屋子的主人正好從牆洞裏看到他埋錢了,然後將錢挖走。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地要回金幣呢?
經過認真考慮,他去找那家屋子的主人,客氣地說:“您住在城市,一定是聰明之人。現在我有一件事想請教您,不知道您是否願意聽?”
主人非常熱情地說:“當然可以。”
商人接著說:“我是個外地來的商人,身上帶了兩個錢袋,一個裝了1000金幣,一個裝了500金幣。小錢袋已經被我藏起來了,但不知道這個大錢袋是交給能夠信任的人保管呢,還是繼續埋起來比較安全呢?”
屋子的主人答道:“因為你是初來乍到,最好不要輕易相信他人,還是將大錢袋一塊兒埋在藏小錢袋的地方吧。”
等商人一走,這個貪心不足的人馬上取出挖來的錢袋,將它放回原來的洞裏。這下可把躲藏在附近的商人高興壞了,等那人一走,他馬上將錢袋挖了出來。
寓言者說
貪心有大有小,隻是因人而異。在遇到不好處理的事情時,可以巧妙地利用對方的貪婪之心,像故事中的商人一樣,輕鬆地解決了難題。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最好能控製好自己的貪心。貪念一起,後果很可能是引火自焚。
兩國首腦
——經濟開發不可預測
克林頓和葉利欽在首腦會談的休息時間閑聊。
葉利欽對克林頓抱怨說:“你知道嗎,我碰到了一件麻煩事兒。我有一百個衛兵,但其中有一個是叛徒,而我卻無法確認哪一個是叛徒。”
聽完葉利欽的話後,克林頓說:“你這算不了什麼。令我苦惱的是,我有一百個經濟學家,而他們中隻有一人講的是事實,可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人。”
寓言者說
經濟發展是不可預測的。
不同的經濟現象可能會導致相同的經濟結果,相同的經濟現象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經濟結果。
不同的經濟學家對同一個經濟現象可能會作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不同的經濟學家對不同的經濟現象也可能會作出完全相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