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管怎樣,該來的還是會來。某天早晨,布萊迪才剛到報社,主任隨即把他叫了進去:“今天你去采訪一下大法官布蘭斯,請他就剛才結束的××案發表一下私人想法。”主編連頭也不抬地安排道。布萊迪吃了一驚,唯唯諾諾地說:“這,這怎麼能夠,他又不認識我,他會見我嗎?”主任皺起了眉頭:“這是你的事,布萊迪。”
布萊迪回到座位上,一籌莫展,有位同事走過來問這是怎麼了,他便照實說了。隻見那個同事順手拿起了電話:“你好,我是××報的記者布萊迪,我希望采訪一下布蘭斯法官,請問今天能行嗎?”聽到對方回答,同事說道:“好的,下午兩點鍾,我可以準時到。”隨即他放下電話,拍拍布萊迪的肩膀:“下午兩點,記住了?”布萊迪頓時就目瞪口呆。
多年後,這件事再次被提起時,他感歎道:“從那時起,我學會了開門見山的說話辦事方式,很管用。看來,在大多時候,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難。”
寓言者說
不要被自己的想象嚇住,當開始行動時,就會發現一切根本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難。
蜜蜂的生意
——工作的同時要思考
蜜蜂的蜂蜜吧紅火開張了,生意特別興旺。顧客源源不斷,山上跑的,天上飛的,水裏遊的都來光顧蜜蜂的蜂蜜吧。蜜蜂高興地不停招呼著,忙得不亦樂乎。不久,他靈光一閃,想出了在山坡、溪邊和林中開幾家分店,把生意做大的好主意。
一天,遊樂場的場主蝴蝶悠閑地前來拜訪蜜蜂。
“蜜蜂,我工作累了,來和你聊聊,你有沒有時間啊?”蝴蝶愉快地問。
蜜蜂不置可否,邊團團轉地忙著,邊回答說:“我現在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你問的問題。你沒有看到我正忙著開幾家蜂蜜吧嗎?我至少也要忙到這個月底!”
“你這不是有時間開幾家分店嗎?我看你有的是時間,就是沒有想問題的時間罷了。”
蜜蜂聽後看著自己,覺得自己就像一隻無頭蒼蠅在瞎忙,而蝴蝶在說笑的工夫裏想出了在蜜蜂的蜂蜜吧旁開一家遊樂分場的好主意。
寓言者說
工作時間與獲得利益並不一定成正比。在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安排思考的時間。記住:別忙得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莫爾的成功
——學會給自己準確定位
19世紀末,在美國誕生了一位非常優秀的人,他就是當時的副總統莫爾。在當副總統之前,莫爾是個銀行家,在此之前,他隻是布匹商。從一個小小的布匹商到銀行家再過渡到副總統,莫爾的成功之路怎會如此順利而且迅速呢?再說,他為什麼在布匹生意最好的時候轉行到金融業呢?
原來,雖然布匹生意極為成功,他卻依然覺得其自身的才能沒有被全部發掘出來。偶然地,他從愛默爾寫的一本書中看到了一句很好的話:“假如擁有一種大家需要的才能或特長,無論這個人處在什麼環境或什麼角落,終有一天他會被人發現。”這句話特別打動莫爾,他想,自己就是一個如此的人,但為什麼要等別人來發掘,而不是自己走出去站在大家前麵呢?於是,他下決心放棄如日中天的布匹生意。
經過認真分析,他決定涉足在那時候非常重要的金融業,以便穩妥可靠地經營起來。由於他一向聲譽良好,許多商人與企業都願意找他存貸款。沒過多久,他便成了美國金融業的巨頭之一。
再後來,憑著特別的才華和在金融業的地位,在美國他獲得了很高的支持率,最終成功競選為美國副總統。
寓言者說
轉行存在一定的風險,但也或許是改變的最佳契機,隻有從事最能發揮才華的職業,人才最容易成功。而可否因此而成功,關鍵在於是否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流浪的乞丐
——尋找得失的平衡點
一個流浪的乞丐每天總在想,假如我手頭有兩萬美金就好了。一天,這個乞丐不經意間發覺了一隻跑丟的很可愛的小狗,乞丐發現四下無人,便把狗抱回了他住的窯洞裏,據為己有。
這隻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實業家。這位富翁丟狗後十分著急,因為這隻狗是一隻純正的進口名犬。於是,他就在當地電視台廣播一則尋狗啟事:如有拾到者請速歸還,願付酬金2萬美金。
第二天,乞丐沿街乞討時,看到這則啟事,迫不及待地抱著小狗準備去領那兩萬美金酬金,而當他匆忙抱著狗又路過貼啟事處時,發現啟事上的酬金已變成了3萬美金。原來,這位大富翁尋不到狗,又電話通知電視台把酬金提高到了3萬美金。
乞丐難以相信自己的雙眼,向前走的腳步突然間停頓了下來,想了想又轉身將狗抱回了窯洞,重新拴了起來。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漲了,第四天還在漲了,直到第九天,酬金漲到了讓市民都感到驚訝不已時,乞丐這才跑回窯洞去抱狗。可想不到的是那隻可愛的小狗早已被餓死了,乞丐最終還是乞丐。
寓言者說
人對事物的評估,往往要平衡風險和收益的關係。試圖得到較多的收益,就要承擔等同的風險;而想要降低風險,就隻能放棄部分利益了。
毛驢與狗
——做好分內之事
主人養了一頭毛驢,也認養了一條狗做寵物。
平日裏,常常主人回家,寵物狗就飛奔上去,又伸舌頭又搖尾巴,而主人也特別高興地抱起小狗,一邊撫摸它柔軟的皮毛,一邊就好像對待兒子似的問它是否淘氣。吃飯時,主人也老是特意挑出幾塊肉骨頭來讓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