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事業寓言(6)(1 / 3)

康惠爾聽了尤為震驚,飛快地跑進教堂撰寫演講詞。其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幾乎人人都在等待目標的來臨,而讓時間白白流逝,那麼為什麼不努力工作使自己逐漸地接近目標?

康惠爾還在演講詞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農夫聽說鑽石能讓自己掙大錢,於是變賣了自己的土地,離開了舒適的家鄉而四處尋找有鑽石的土地。他遊走很多地方,卻一直沒有找到鑽石,最後一貧如洗,隻得上吊自殺。

然而,在他賣掉的土地上,新主人在散步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塊閃耀的、晶瑩的石頭,經鑒定正是鑽石。於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區、就在這個被農夫放棄希望的土地上開采出來了。

從此,康惠爾開始了“鑽石寶藏”的演講。八年後,他靠這個演講賺了將近800萬美元,這便是美國著名學府康惠爾大學的最早物質基礎。

寓言者說

價值連城的鑽石就在我們自己身邊,不用羨慕別人,隻要發掘自我,便能使人生的“鑽石”發出明耀的光輝。

為什麼要工作

——調整工作的態度

酷熱的一日,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揮灑汗水,辛勤勞作。這時,一列從遠處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一節外觀精美並且帶有空調的車廂的窗戶被人打開了,這時出現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大衛,是你嗎?”

大衛·安德森——這群人的主管笑著回答說:“是我,吉姆,好久不見,見到你真高興。”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鐵路的總裁,在進行了長達1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停下手上的活兒圍住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舊識感到非常震驚。大衛緩慢地說,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勞動的。

其中一個下屬不解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搖身為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為1小時1.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寓言者說

23年前為1小時1.5美元薪水而工作的人,現在依然是鐵路的工作者;23年前為那條鐵路而工作的人,現在卻成了團隊的總裁。這就是平凡者與卓越者之間差別的根源所在。

祖父的苦悶

——真理是崇高的

真理是至高無上的。你必須有足夠的勇氣,戰勝阻礙真理顯現的屏障,這些障礙包括權威、私利、虛榮等很多因素。

神父一直非常苦悶,事情的起因是一個男人在他麵前做過一次懺悔。

“實話相告,其實我殺過人。”

那男人坦白說,他是一起殺人案中真正的凶手,但是嫌疑犯卻成了替死鬼。神父本應該向警察局報告這件事的真相,但是按照教規,他不能將懺悔者的秘密告訴他人。

他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就這樣保持沉默,一個無辜的人即將冤死,他會因此而終身自責;但是要打破教規,對於發誓將一生獻給上帝的他來說,更是難如登天:他陷入了進退兩難之中。

最後,他選擇了沉默。於是,他來到另一個神父朋友的麵前懺悔。

“我將眼看著一個無辜的人被處死……”

他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這位神父朋友。

這位神父朋友也為難了,經過深入思考,他也決定保持沉默。為了逃避良心的譴責,他又向另外一個神父懺悔……

在刑場上,神父問死囚:“你還有什麼遺言嗎?”

“我沒有罪,我沒有殺人!”死囚叫道。

“這我知道。”神父回答,“你是無辜的,全國的神父都知道。但是,我們也無能為力呀。”

寓言者說

真是可悲,神父受到教規的限製而放棄了對真理的遵從,讓一個無辜的人冤死。真理是一個崇高的字眼兒,需要崇高的心靈去維護。每個人都渴望真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勇氣與真理為友。在私利麵前,許多人都沒有勇氣揭露事情的真相。愛因斯坦曾說:“我要做的隻是以我微薄的綿力,來為真理和正義服務,即使不為人喜歡,也在所不惜。”

執著的藤田先生

——培養自己的人格魅力

1971年,日本麥當勞在藤田的領導下創立並迅猛發展,當時,他還不到30歲,剛剛大學畢業6年。

為了創業,藤田進行了為期不短的調查,最後,他看中了美國發展迅速的連鎖速食公司麥當勞。但是,這家聞名全球的公司采取的是特許連鎖經營機製,不擁有一定的財力和特殊資格,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它的特許經營權的。而藤田那時隻是一個才出校門6年、毫無家庭資本支持的毛頭小夥子。依照麥當勞總部的要求,連鎖經營者必須持有75萬美元現款和擁有一家中等規模以上的銀行信用單位支持,而藤田那時存款還不足5萬美元。那麼他是如何達到這一苛刻條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