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雙耳與立體聲(1 / 1)

古時候有一個人,天生一隻耳朵,並且長在頭頂上。有一次,他住的樓下失了火,眾人齊聲喊他,但他硬是坐著不動,最後被活活燒死。死後閻王爺問他:“失火時大家都在喊你,你為什麼不快下樓逃命呢?”他說:“我這個人就是隻聽上麵的,下麵的聲音我是聽不到的呀!”

這自然是一則笑話,它諷刺了那些隻知按上級主子的意誌辦事,而不能傾聽下邊群眾呼聲的當官做老爺的人。換一個角度,如果我們不去考慮故事的“弦外之音”,單從故事內容上講,那個人之所以遭受火焚的厄運,還是因為他的聽覺有著嚴重缺陷的緣故。

正常的人都長著兩隻耳朵,並且長在頭部的兩側,這不僅僅是為了對稱好看,更重要的是它滿足了人們聽覺上的需要。

為了說明人的雙耳的作用,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把一個人的眼睛蒙住,然後在他的左前方或右前方不同位置上,晃響一隻小鈴,這時他會迅速而正確地指出小鈴所在的方向和遠近;可是當你在他正前方或正後方晃鈴時,他卻真的成了“瞎子”,亂指、亂說一氣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知道,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是有一定速度的,因此它從發聲體發出到傳進人的耳朵裏,需要一定的時間。當發聲體位於人體的一側時,它所發出的聲波進入人的兩耳就有先有後,響度也有強有弱;發聲體離開雙耳越遠,這種差別越為明顯。兩耳聽覺上產生的這種微小的時間差和響度差,反映到人的大腦裏,就使人有可能判斷聲波傳來的方位。例如,當聲波從人體左側某位置傳來時,它先到達左耳,後到達右耳,而且左耳聽到的聲音要比右耳強一些,這時人的大腦就會作出“聲音從左方傳來”的判斷。實驗觀測表明,當左耳聽到的聲音比右耳早十萬分之三秒鍾時,人能判斷出這聲音是由偏於左側3度到4度的方向傳來的;當左耳比右耳早聽到聲音萬分之六秒鍾時,人的判斷是“這聲音是以正左麵傳來的”。人的雙耳分辨聲音方位的這種功能,稱為雙耳效應。當然,人的雙耳判斷聲音方位的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當發聲體位於人體的正前方或正後方時,由於它發出的聲波同時到達雙耳,並且響度也一樣,這時人體就很難分辨聲波的方向和遠近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要弄清聲波的來源,那就隻有扭轉脖子“側耳傾聽”了。

由於雙耳效應,人們對不同空間位置的聲音產生了方位和強弱的不同感覺,因此對周圍各種聲音感覺的綜合,便會形成聲音的“立體感”。用普通錄音機放出來的音樂,因為錄製時隻使用了一個話筒,放音時也隻用一個喇叭,因此我們聽起來隻是從一個方向傳來的各種樂器的混合聲。為了獲得立體感的樂聲,現在的錄音機都采用雙聲道錄音,就是用兩個話筒從左右兩個位置把聲音分別錄在同一條磁帶上;放音的時候,用兩個喇叭分別放出兩個聲道錄下的聲音。這時聽起來就如同置身於音樂廳裏一樣,對舞台上各個樂器的不同位置、所發聲音的輕重、高低等,分辨得清清楚楚,因而有著豐滿的立體感。由這種雙聲道錄音機發出的聲音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立體聲”。

磁帶的發明

二戰時,德國的工程師們為了更好地廣播希特勒的講話,經過多年的研究,在磁帶錄音技術上取得了革命性的進步。二戰後,美國把這一技術原樣拿了過來,並很快就運用在流行音樂領域。磁帶錄音方便可靠,價錢便宜,質量又好,使得投資不多的小型錄音公司得以生存下去,為當時的獨立唱片公司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而促成了搖滾樂的誕生。

60年代中期,美國廣播唱片公司發明了可以在汽車上使用的八軌磁帶(8-Track),這一發明立刻吸引了眾多以前不怎麼買唱片的消費者的注意,美國的音樂銷售也從這一時期開始直線上升。